• 介绍 首页

    我为长生仙

  • 阅读设置
    第139节
      只这一个我字,人才从万物之中脱颖而出。
      失却一个我字,便落入红尘尘埃中矣。
      上清垂眸平淡道:“这只是你自己的选择。”
      “玉清,不要将如此沉重的职责交给弟子,你的期许太重了。”
      “说的冠冕堂皇,诸道表率,你是在找弟子,还是在寻一器物承载你的大愿?”
      “我教弟子,便是三字顺心意,有缘之时为师徒,无缘之时各离别。”
      “弟子不必顾念于我,我也不会将职责压在诸弟子身上。”
      “大道三千,何曾执着?”
      玉清大天尊平淡道:“为我弟子,诸道表率。”
      “本就是入门前便已知道。”
      “道祖门下四字分量,不是戏耍之物。”
      “欲得此缘。”
      “当承万钧之重。”
      上清懒散却认真,一只手撑着下巴,平淡回应道:
      “我弟子,只需要是我弟子自己便可。”
      “何必承载我道?”
      “玉清你太过死板。”
      “上清你尤其傲慢。”
      上清藏书阁外面,青阳妙道天君本来迟疑,忽而觉得不对,本来是在这里翻阅老师留下的各类道藏的,却不知道为何,心中突然变得极为不安起来,却看那一盏灵茶,却早已碎裂湮灭,老天君猛地起身,步步走出,远远看去,见到本来祥和的天穹忽而阴暗下来。
      无边的狂风横扫了整个三十六重天,隐隐风雷碰撞,直吹得那七十二金阶晃动。
      风雷激荡,声如怒吼,便让玉清神霄雷府都起了波涛。
      凌霄宝殿之上,仙官仙人站立不稳。
      西天极乐之中,罗汉菩萨跌坠莲台。
      玄都观里,大法师失却丹炉;南海之旁,观世音走失坐骑。
      三十六重天,尽起黑雾,千里眼看不穿半点。
      一十三佛国,难见如来,佛光转散不开分毫。
      青阳妙道天君抬起头,满脸茫然。
      “这,这是……”
      上清藏书阁摇摇晃晃,忽而哗啦一声,书卷散开来,一个小脑袋钻出来,面容秀美,正在发呆,左边脸颊上还印着了玉简上文字,双目发呆,摇摇晃晃似没有醒过来似的,却见到这般情况,眸子一下亮起来。
      “哦哦!”
      云琴站起来。
      然后又坐下来,从袖口里面慢条斯理拿出桂花糕,双手捧着放到嘴里面,眼睛明亮。
      却道一声——
      “好大风!”
      又遗憾道:“可惜可惜,无惑不在,要不然他一定能说出‘星河濯我足’这样的话来!”
      “唔,换本姑娘的话,也不差与他……”
      “就,就……”
      “天黑风好大!”
      少女最后挫败了下来,但是却也不觉得有什么,正好奇看着外面的时候,忽而察觉到,这一段时间总是在二层楼入口处坐着的青阳妙道天君出了去,二层楼似乎可以上去了,少女眨了眨眼睛,把桂花糕扔到嘴巴里面咽下去,拍了拍手。
      而后从袖口里面掏了掏,捧着一卷【无惑道君谨答大道君书】。
      朝着上清藏书阁的二层处走去。
      “当当当,玄武宿云琴仙子出动咯。”
      “无惑无惑。”
      “芝麻饼可要准备好哦。”
      第124章 《无惑道君谨答大道君书》·二
      那两位道人彼此论道之时,总无端生出三分火气,纵然已经境界高渺如此,却仍旧彼此针锋相对,却是谁也不让谁,而此刻唯一可聚众调和,说服两位的太上,却又不知云游至于何处世界去了,两位便是一时沉默。
      玉清的语气微重:
      “不经历劫难,如何明心见性,如何见自我。”
      “如何成大道?”
      上清的眸光凌冽,反问道:
      “修的是我,明的是心,见的是性。”
      “随心随性而行,又有何不可?”
      “死板严苛,见的是谁的心,明的是谁的道?”
      玉清语气仍旧平和,话语之中却是分量陡增,道:
      “不历灾劫,如此如何能成大器?此刻自然有你护着他们。”
      “可他年若有一日,你我不在了。”
      “这天下大道。”
      “谁来一肩承担!”
      “我辈弟子,是要肩扛着这三界大道的,抵御这万界灾劫的,入我门中,得大机缘,便要承大职责,由不得他们。”
      一时间安静下来,两人的性格分歧也已不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他们几乎可以推演出彼此将会说什么话,只是每每遇到对方,便会忍不住开口,只是似乎玉清所言,让上清大道君都失去了和他争执的兴致,只是垂眸淡淡道:
      “所以说,就连弟子落入佛门之中,被那帮修佛者渡化了,你也不在意是吗?”
      “为何要在意?”
      玉清大天尊微微皱眉,似乎不是很明白上清大道君。
      而后平淡道:“大道衍化万物。”
      “一生二,二生三,天下万物都由三衍化而来,各成一小道。”
      “佛门之法,亦是从最初大道衍化而出的万物之中生出,倒也有可取之处。”
      “可也不过三千大道之一端罢了,与剑法,术法,别无二致。我弟子辈入佛门,不过如修剑法,又有何惧哉?徒然小道耳,道友未免小题大做。”
      上清大道君看着眼前那威严道人,其双目之中并无论道时的思索,而是自然说出。
      佛门之法,有无数佛国,一十三脉佛法,引以为傲。
      在他眼中,也不过只是大道衍化三千分支之一罢了。
      大天尊又道:“我弟子既见大道,又兼修佛法,见佛法之鄙陋,便越可知大道之高渺。”
      “不亦是好事?”
      “玉不琢,亦不成器。”
      “以佛门淬炼道心,倒也可称呼之为【他山之石】。”
      上清大道君看着眼前道友,喟叹道:“你总是说我傲慢,但是你口中我的傲慢,不过只是轻狂之傲罢了,玉清啊,我们三个之中,最为自负自傲的,分明是你才是。”
      玉清大天尊平淡道:“道衍万物,佛法只万物之一端。”
      “不过只是在讲人的超脱和觉悟。”
      “又岂能和一切最初之道媲美?”
      “随手捡起一块卵石,便要去和整个大地相比,不亦无知且极傲慢?”
      “若只实话实说,便是傲慢,不亦悲乎?”
      上清大道君知道,眼前的道友是在说先前佛门欲要和道比肩的提议,旁人觉得是玉清大天尊傲慢霸道,但是他却知道,在玉清眼中,最初的道演化出了三千世界一切事物,如同承载一切的大地,而其余诸多分支,不过是大地之上的山,河,植物。
      最初的祖炁为源头,演化出了无数的修行法门和法脉。
      以一棵树,一座山的分量。
      便说要和承载和繁衍一切的大地本身对标。
      玉清当日并非震怒。
      而是难得的失笑了。
      可虽然历经无数岁月,彼此都极为熟悉对方,上清大道君还是不愿意认可玉清的严苛,懒洋洋地回答道:“所以呢,你也还是没有能说服我,佛门这事儿便是揭过不提了,大不了,贫道不出门,便在这里反思反思。”
      玉清没有点破眼前大道君的【反思】其实根本就是顺势偷懒。
      只是忽而有所感应,平淡道:“既如此,那不妨你我二人,再赌一番。”
      模样清俊的上清大道君冷笑道:“赌?”
      “不赌不赌。”
      “你怕输?”
      “玉清不必激我。”
      “当年你要证道,从自身斩出了过于沉厚的九阳之气,因落入水中,走入大地,又受风一吹,便吹出了周天窍穴,化作了娲皇所捏的人族模样,因九阳而醇,化作男子模样,你倒好,觉得他既是你斩出的九阳之气,便多少和你有所关联,不肯因此而收入门中,觉得有失公平。”
      “又觉得若是天资横溢,如此抛弃又是对他不公平。”
      “最后赌了一番,却骗我去考核他。”
      “确实天赋横溢,便是收入门中,但是谁知那家伙和你性情竟有三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