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阵问长生

  • 阅读设置
    第1188章 术与道
      第1188章 术与道
      因果术,因果术,最大的谬误,就在于这个“术”字上。
      自己太过依赖于“术”了。
      并且理所当然地觉得,学会了因果“术”,就能凭借神识算力,凭借因果“术法”,去洞悉现实,去推算出一切,自己想知道的秘密和因果。
      但这个认知,是错的。
      而且大错特错。
      墨画瞳孔颤动,聚精会神,反思自己进入大荒以来的因果占卜,心中渐渐明悟。
      因果术,是消耗神念,推衍事物因果的一种大道术法。
      在修道上,这是“虚”的范畴。
      而“虚”,必然建立在“实”的大道范畴之上。
      无实,则无虚。
      换言之,必须知道客观的,具体的万事万物的现状,才能根据“因果术”,来推导事物的未来,祸福和吉凶。
      不了解天地万象,不知具体现状,光靠“因果术”推衍,根本不可能得知正确的因果。
      “术”很重要。
      但“术”只是桥梁,是由实到虚,并且最终达到虚实合一的工具。
      尽信“术”,不如无术。
      过度迷信“术”,妄图依赖因果法门,进行虚妄的推衍,去洞悉万事万物,只是一种妄想,最终只会陷入想当然的自以为是。
      墨画反思了一下,很快便意识到,自己衍算“天地人”三才,就是出现了这个毛病。
      他自己坐在石室里,足不出户。
      自以为神念超强,因果术高明,便可以直接推衍出,毕方部进攻的天时,地势和人心。
      这其实与“纸上谈兵”无异。
      同样也是一种,尽信术的“狂妄”。
      墨画心中引以为戒,同时继续沉思。
      按照这个思路,真正的“天地人”三才,或许根本不是用因果术,闭门“空算”出来的。
      而是要到现实中,亲眼去看,亲自观察,然后不断思考和总结,以“现实”为媒介,再辅以神识算力,最终一步步推衍出来的。
      这才是真正的,由实到虚,虚实合一的因果推衍。
      而不是单纯地依赖“占卜术”闭门造车。
      “由实到虚,以‘实’为媒,以‘虚’为法……”
      “观天时,察地势,知人心,推因果……”
      墨画嘴里念叨着,只觉一切的疑惑豁然开朗,心中对因果的洞悉越深,眼睛也越来越亮。
      然后墨画抬头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四周地势,而后自顾自地,挑了一条路向前走。
      他要按自己的想法,验证一下自己对因果的领悟。
      赤锋见墨画,一会忽然愣在原地,陷入沉思,嘴里振振有词,一会儿神色自责,一会儿又若有所悟,目光炯炯,心中有些诧异。
      “巫祝大人……都是这么神经兮兮的么?”
      赤锋皱眉,而后继续跟了上去。
      墨画走在术骨部的山谷中,一会抬头看天,体悟时间流动,观风云流转,瘴气弥漫。一会观察山川形势,一草一木,一泥一石。并将这一切,丝毫不差,完全刻在脑子里。
      这样,走了大半日,周遭的天时和地势,便了然于胸。
      但光有天时和地势还不够,墨画回头看了眼赤锋,问道:
      “毕方部的兵制如何?蛮甲是何种类?蛮兵秉性,作战习性,杀人手法呢?还有……”
      “前些时日,他们是何时,何地,以何种手段,发动袭杀的?具体过程如何?最后又是从哪里退去的?”
      蛮将赤锋不明所以,但还是一五一十,全都告诉了墨画。
      之后他怕墨画不明白,便站在山崖上,居高临下,将前些时日,毕方部夜袭的地点,全都指给墨画看了。
      发动夜袭后,毕方部从哪里杀到哪里,遇到阻拦,转向了哪里,最终撤向了何处。
      墨画顺着赤锋所指,将这一切,全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脑海中。
      如此,天地人三者俱备。
      墨画目光凝肃,转头对赤锋道:“赤锋大人,替我护法。”
      赤锋一怔,颔首道:“好。”
      墨画盘腿坐在地上,缓缓闭上双眼。
      脑海之中,强大的神识开始运转。
      一缕缕神念,幻化作山石林木,在墨画的识海中,按照他适才观察出的认知,构建出了整座术骨山谷的地形。
      地形构建完之后,神念又虚无缥缈,幻化作天空。
      天上有日月,分昼夜,星辰列布,云海翻腾。
      墨画以神念,仿照现实,完全“复刻”了眼前的这一方天地。
      而在这神念“复刻”的天地中,曾经发生的事,也被墨画一一还原。
      毕桀领着毕方部蛮兵,攻杀丹雀部。
      丹朱和赤锋在拦截。
      双方强者对撞,蛮兵在山林厮杀。
      随着时间流转,地势变动,人也在变,不断有人受伤,有人死去。
      而这些,全都由“神念”幻化,并在墨画的脑海中,依据强大的神识“算力”,自行推演并复现着。
      宛如真实的“皮影戏”一般。
      这是对过去的“复现”。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对“过去”的复现,渐渐到了尽头。
      因为时间的流速,与现在重合了。
      过去发生的事,都已经显现了。
      接下来发生什么,却尚未可知。
      神念构成的世界,便凝固了。
      但墨画并未停止推演。
      他的神识,还在极力运转。
      庞大的道化的神念,宛如金色江河,涌入他虚构的神念世界,推动着因果继续向前运转。
      墨画身上,一时散发出隐晦深邃到可怕的,神明的气息。
      赤锋脸色一变,胸口竟觉得有一丝窒息。
      时间还在流逝,墨画的气息,还在变得玄虚缥缈。
      赤锋震惊不语,而浩瀚的神念,还在被天机衍算,极速地消耗。
      终于,随着“轰隆”一声,神识的算力“供给”,突破了某种临界。
      在墨画以神念模拟的一方天地中,因果终于不再凝固,时间开始向前流转。
      天上的风云流动,地上的草木摇曳。
      天地间的人物,也都跨越了“现在”的时限,继续有了新的动作。
      这是一种模拟,是一种推演,更是一种更高明的衍算。
      神念世界的“人”,根据现在的因果,自行去做接下来的事。
      墨画也终于,看见了“将来”。
      他看到日落月升,山石嶙峋,毕方部的人,出现在了前所未见的陌生地方,然后潜行着,向丹雀部杀去。
      他看到了,丹朱与毕桀殊死征战。
      他看到了,丹朱身上遍体鳞伤,看到了毕桀脸上桀骜的笑容。
      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丹雀部人,死在毕方部的偷袭下。
      看到了比血牙毒更猛烈的毒,在吞噬着丹雀部蛮兵的性命。
      看到了赤锋的身上,也中了剧毒,被毕方部另一个金丹中期,牵制着消耗着,满脸愤怒……
      血光之中,蛮奴宛如蝼蚁,一个接一个死去……
      而后一切画面,戛然而止。
      神念构成的天地开始崩塌。
      因果的线索断裂。
      墨画猛然睁开双眼,双手捂着脑袋,头痛欲裂,仿佛有万千把刀,在切割着他的识海。
      神识枯竭了。
      算力透支了。
      他承载了远超他能力的天机衍算之法。
      甚至他的额头,开始冒出黑光,周身有缕缕死黑色的煞气浮动。
      赤锋瞳孔一震,“巫先生!”
      墨画抬头看了赤锋一眼。
      他的眼睛,是黑色的,冷漠的,残忍的。
      这一眼,让赤锋这个金丹中期,都觉得五脏冰寒,不敢有丝毫动作。
      而墨画很快就意识到了不对,他连忙闭上双眼,屏气凝神,用师父曾经教他的冥想,镇定识海,并以太上斩情,摒弃杂念。
      并在脑海中,想着爹娘,想着师父,想着小师兄,想着小师姐,想着自己从小到大,结识的前辈亲友,以此稳固人性,保住自己的记忆。
      这一套神念上的流程,听着复杂。
      但墨画已经做过很多次了,因此不过是几个呼吸间的事,便渐渐有了效果。
      而一瞬间的神识枯竭,算力透支,引动的命煞,并没有杀孽的后遗症重。
      也还没有到,真正让煞气“失控”的地步。
      大概一盏茶的功夫,墨画便定住了心神。
      他的神识稍稍回复,识海渐渐平稳,周身煞气消散,眼底的黑色也退去了。
      墨画缓缓睁开了双眼。
      赤锋这才神情凝重地看向墨画,沉声道:“巫先生,您没事吧?”
      墨画摇了摇头,“没事。”
      赤锋目光警惕,“您刚刚……”
      墨画心头微惊,知道自己犯了命煞的模样,被赤锋看去了,脑袋略一转,便一脸深沉道:
      “我适才向神主大人,祈求神谕。希望神主大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办。”
      “结果半途,遇异端邪魔阻挠,我与其浴血厮杀,差点心智失常。”
      “好在神主庇佑,我最终战胜了邪魔,没有辜负神主的信任。”
      墨画一本正经,说得头头是道。
      把他犯病,说成在与“邪恶”做斗争。
      赤锋皱眉想了想,竟也觉得……没毛病。
      身为巫祝,信奉神明,自然会遇到异端邪魔的侵扰。
      邪魔侵扰,自然会让人心智失常,有种种异象。
      但现在的巫先生,目光清明,神色如常,显然已经战胜了邪魔,守住了本心。
      这么一想,赤锋心中肃然起敬,感叹道:
      “信仰之道,凶险万千,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巫先生心志坚定,难怪可以成为巫祝大人。”
      墨画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赤锋又道:“不知神主大人……可有指示?”
      “有,”墨画松了口气,点头道,“神主大人,已经给了我指示。”
      赤锋眼前一亮,“请巫祝大人明言。”
      墨画伸出白皙的手掌,向左前方一处陡峭的悬崖上一指,铁口直断道:
      “明日破晓,寅时末,毕方部会从此处,发动偷袭。一行四十,金丹初期领头。此为前锋。”
      而后他又往右侧,另一处密林指去:
      “之后半个时辰后,毕方部会声东击西,从此地发动总攻。毕桀为首,共八十人。”
      “两侧各有一百蛮奴,用来送死。”
      “此次偷袭非同小可,毕方部全员,必着蛮甲,手持利刃,不死不休。”
      “他们还会,用更猛的毒。这种毒无色无味,血肉触之腐烂,口鼻闻之昏聩。”
      “不只有二品,三品的毒也有,目的就是对付你和丹朱……”
      ……
      墨画将他以神识,构成天地,推演人为,所得知的因果,尽皆娓娓道来。
      赤锋一开始,还不大在意,可听着听着,脸色就变了,整个人也陷入了震惊之中。
      这种事都能知道?
      如此详尽……这在战争中,都不是“指示”,而是在“开卷考试”了。
      赤锋看着一脸白净而神圣的墨画,神情难掩震撼。
      ……
      次日,丑时时分,天未破晓。
      术骨部外,阴暗的山林中。
      丹雀部众人便蛰伏在山中,准备遵照商量好的计策,在毕方部偷袭丹雀部之前,先行伏杀。
      他们兵分两路,丹朱和巴川一队,赤锋和巴山一队。
      此时,赤锋和巴山,便带着一队人,守在山谷险要之处。
      他们身上,无不穿着蛮甲,将皮肉包裹得严严实实,甲下套着坚韧皮甲,皮肤外上还涂抹了草药,以延缓毒药的腐蚀和麻痹。
      而蛮甲上,还有墨画临时画下的,吸收毒素用的木系阵法。
      他们伏杀的位置,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如何伏杀,整个过程也都是精心筹划的。
      这是“开卷考试”,考题被墨画,一五一十,全都给提前泄露出来了。
      赤锋这种身经百战的蛮将,没道理不准备完全。
      当然,赤锋的心中,还是心存疑虑的。
      不光赤锋,丹雀部的所有人,心中都是迷茫且迷惑的。
      “仗……真能这么打么?”
      巴山长老的大块头,躲在山林里,见夜黑风高,一片暗沉,便忍不住问赤锋:
      “赤锋大人,巫先生说的,是真的么?他还真能未卜先知不成?虽说王庭的巫祝,的确能卜算一些吉凶,但也不可能算得这么详细吧?这等同于,把毕方部的裤子都给扒了,把他们的卵子都给看清楚了……”
      赤锋肃然地看了巴山一眼。
      巴山立马住口。
      四周有些安静,夜风簌簌,过了片刻后,赤锋这才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巫先生所言,是真是假。”
      他带兵打仗这么多年,不是没遇到一些奇人异士,隐秘巫修,乃至于正统的王庭巫祝。
      一些高人,也的确有“占卜祸福”的能力。
      可“祸福”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这种祸福的卜算,跟巫先生的“神谕”相比,完全无法同日而语。
      将对方的进攻路线,天时,地点,人数,手段,动向……巨细靡遗,全都预示出来了。
      这种“神谕”,实在是太过离谱了。
      赤锋真的很难相信。
      可事实证明,巫先生从不打诳语。他说的话,大多都应验了。他做的事,也都非常人所能为。
      因此,这次哪怕有万一的可能,也值得埋伏这一晚……
      赤锋沉声道:“不要分心,仔细警戒。”
      “是。”巴山点头,不敢大意。
      山风凄凉,时间一点点流逝。
      终于,到了寅时末,也就是墨画的“神谕”,预示的那个时间,远处的黑暗中,传来了一丝丝人息。
      过了一会,山林轻曳,林中走出了一堆如同鬼魅般的蛮兵。
      这些蛮兵,无不轻装简行,手持利刃,训练有素,走在黑暗中,气息十分淡薄。
      “来了!”
      赤锋瞳孔一缩,细细打量,发现这批蛮兵,与“巫先生”口中的描述,一般无二。
      行军时间和路线,也一点不差。
      这场仗,明明还没打,赤锋突然便有一种,自己已经打过了一遍的“熟悉”感。
      巴山心中,也是惊愕的。
      “巫先生说的,竟然是真的?他竟真的能料事如神?”
      “这位一脸年轻的巫先生,当真是‘强’得邪门……”
      赤锋和巴山,对视了一眼,两人目光都渐渐变得冰冷。
      这些时日来,被毕方部偷袭围杀的怒意涌上心头。
      报仇的机会,总算是来了。
      杀意如猛兽,骤然显现。
      火红的大刀,撕破黑暗,金丹的灵力宛如炼狱的业火,瞬间便令几个毕方部的蛮兵身首异处。
      而后用作陷阱的困阵爆开。
      不少毕方部蛮兵,被阵法困住,陷入泥沙,或是山牢,一瞬间动弹不得。
      丹雀部的蛮兵冲上前去,将他们乱刀砍死。
      “杀!杀!”
      血气一激,丹雀部瞬间杀红了眼。
      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伏杀,毕方部一时大乱。
      与此同时,其他各个地方的战斗,也拉开了帷幕。
      丹朱的朱雀玄火翎衣,也点亮了夜空。
      黑夜的山林中,各种阵法,灵力和血气的光芒,此起彼伏。
      杀意震动山林,夜风中已经带了血腥味。
      厮杀的双方不变,但形势却变了,攻与守,杀与逃也变了。
      墨画在坐在石殿的房梁上,稳稳当当地眺望远方,隔山观火。
      既观察着战局,同时也在心中,初步验证着自己对“天地人”三才之道的领悟,以及对因果之术更深刻的认知。
      因果并非“玄”学,而是建立在“实”的基础上的,一种虚实结合的神道之学。
      因果不能脱离现世,不能空算,不能空学。
      因果有术,但“术”的确只是“媒介”,是“桥梁”。
      可用“术”,却不可依赖“术”。
      “术”就像是“木筏”,是助人渡过因果之海,达到彼岸寻求“大道”的媒介。
      术的目的,是为了“道”。
      墨画一怔,恍惚间记得,当初师父在教自己阵法时,也说过类似的话。
      阵法的阵纹,阵枢,阵眼都只是“形式”,是表象,是用来悟道的“媒介”。
      要勤学苦练,参悟阵法。
      但最终的目的,不是执着于阵法,而是通过阵法,去领悟阵法的道,乃至寻求最终的“长生大道”。
      因果和阵法是一样的,术和道的关系,也是一样的。
      大道万千,殊途同归。
      术法千别,触类旁通。
      墨画目光震颤,心神渐渐通明。
      他似乎觉得,自己这二三十年所学的,所聆听的,所感受的,所思考的,那些驳杂的阵法和法门,渐渐都归拢了起来,在他面前,凝成了一条道的雏形。
      一条以神识为根基,可包罗万千法门的,他自己的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