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唐之神级败家子

  • 阅读设置
    第六百二十八章 魏大夫没有赵先生教的好
      刘兰听着王校尉的话,心里掀起一阵惊涛骇浪。
      不是王校尉说的那些什么致命关节,而是因为他如此笃定,这么些将军不是书院那些学生的对手。
      王校尉一直在参与训练。
      学到的东西,书院学生的本事,他应该是最清楚不过的。
      现在连他都说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意味着……
      “你为何之前不说?”刘兰皱眉道。
      “牛帅答应的太快,我……”王校尉有些委屈。
      他自己正在愣神的时候,牛进达就已经答应了下来。
      能怪他吗?
      “赵辰,你觉着他们有几个人可以走到老夫面前?”牛进达却是无知无觉,还想着嘲笑一下赵辰。
      赵辰看过来,笑道:“牛帅,还是先请军中大夫过来吧,免得……”
      “放心吧,将军们有分寸的,不会对他们下重手。”牛进达得意一笑。
      暗道你赵辰也有害怕的时候。
      “不是,我怕待会牛帅你接受不了现实,当时就晕过去了,这样不好!”赵辰笑着,与牛进达说道。
      ……
      “赞普大人,如今过去快半个月了,赵辰一直呆在大唐军中。”
      “如此下去,不等他去巡查修路的情况,我们吐蕃自己就先乱了。”
      吐蕃,逻些城,吐蕃大伦与松赞干布禀报道。
      他们一开始以为赵辰会很快就去到修路的地方巡查。
      因此派了不少此刻潜伏在那里。
      可谁知道,半个月时间过去了,也不见赵辰有任何的动静。
      先前让人在修路的地方故意捣乱,本来也是想吸引赵辰的注意。
      只是谁都没想,赵辰竟然妥协了。
      凡是参与修路的吐蕃百姓,给足当初的承诺,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吐蕃百姓加入了修路大军。
      还带走了他们的家眷。
      如今至少有两万吐蕃百姓,从吐蕃境内去到大唐。
      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在吐蕃如此困境之下,尤为的影响军心。
      各部落的骚动越来越频繁。
      便是松赞干布,也不知道自己下达了多少杀人的命令。
      可杀人只能震慑一时。
      一点百姓真的不顾一切,屠刀便会落在他松赞干布的脖子上。
      这样下去,不用多久,他们吐蕃自己就先乱了。
      “那苏定方也是个人物,竟然如此听从一个小子的命令!”松赞干布沉声说道。
      苏定方怎么也是军中名将。
      赵辰不过十几岁的少年,按照松赞干布自己的想法,苏定方怎么会听他的安排。
      妥协!
      这是作为大唐将军最不可能会做的事情。
      他们的一生中,就没有妥协这两个字。
      特别是如今大唐军威正盛的时候。
      可就是这样,苏定方还是去做了,稳住了自己这边,赵辰也迟迟不曾出现。
      之前安排的计划,也一点用处都没有。
      “有消息说,苏定方为了讨好赵辰,还特意送了一匹汗血马给赵辰的夫人。”
      “赞普大人,如今关于赵辰身份的流言传的沸沸扬扬,倒是没有人敢随便得罪赵辰了。”
      “或许之前的这个计划,我们一开始就错了!”吐蕃大伦叹道。
      他们原本的计划是让赵辰与李承乾斗起来。
      无论谁输谁赢,他们都可以获得喘息的时间。
      只是现在……
      松赞干布神色更是难看,沉默许久才下定决心道:“命令下去,暴露一部分刺客,袭杀修路的吐蕃百姓。”
      “务必逼着赵辰去巡查。”
      “袭杀吐蕃百姓?这……”吐蕃大伦面色大变。
      他想不通这用意何在。
      要杀,那也应该是杀大唐的将士不是!
      怎么就杀自己吐蕃的百姓。
      这不是逼着吐蕃百姓恨上他们吗?
      “那些人公然投敌,死了不也是活该?”
      “让人扮作大唐的士卒,杀一些吐蕃百姓,另外再有人指认就是大唐士卒干的。”
      “只要没有证据,便足以搞的他们人心惶惶,一直在死人,赵辰自然是知道是我们的安排,那时候,他就必须要来。”
      “只要他一去,便是他殒命的时刻!”松赞干布淡淡说道。
      “是!”吐蕃大伦领命而去。
      “赞普大人果然好计谋,不知道方才我与赞普大人提的建议,赞普大人可考虑好了?”吐蕃大伦前脚离去,殿内便有一人从后面出来。
      此人大胡子,一身白衣服,头上戴白色头巾,不似大唐百姓装扮,也不似吐蕃百姓模样。
      “大食国也想插上一脚?”松赞干布冷冷说道。
      ……
      “观音婢,赵辰那小子在松州又搞出来奇怪的东西。”
      “你看看,这小子从来没有带过兵,竟然还会练兵。”
      “牛进达与刘兰双双递上折子,为那小子请功。”
      立政殿内,李世民很是高兴的把今日收到松州来的折子递给长孙皇后。
      美美的饮了一口羹汤,李世民再把目光看向长孙皇后身边的小李治。
      “雉奴,你以后长大了,可也要像赵辰学习,有那小子在,朕感觉人都轻松了。”李世民捏着小李治的小脸,一脸宠溺的模样。
      李治几年也有八岁了。
      模样长的也极为讨喜。
      八岁的皇子,已经懂得许多了。
      “父皇,儿臣可不可以跟着赵先生学习啊,皇兄不是也在那里吗?”李治期待的望着李世民。
      “不行,你去哪里是学习的,分明就是想偷偷去玩的。”
      “母后已经请陛下调回魏征,日后便由他教你读书。”长孙皇后当即拒绝了李治的要求。
      小家伙年纪不大,玩心不知道多重。
      每日就想着办法跑出去玩。
      “可是魏大夫没有赵先生教的好啊,儿臣听说,赵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儿臣想……”
      “这事没的商量,明日母后会去万年县给你带来一个小伙伴,她是赵辰的学生,你不能欺负她,可听清了?”长孙皇后压根就不给李治机会。
      李治哭丧着脸,也不敢说话。
      倒是对自己母后说的,赵辰的那个学生,颇为好奇。
      在他看来,赵辰既然有经天纬地之才,那他的学生,定然也是学识渊博的存在。
      明日,可要好好与她交流一番。
      “陛下,牛帅所说,定然不会有假,千人之阵,便有雷霆之势,那阅兵之事,岂不是可以解决了?”长孙皇后看完两封奏疏,才与李世民问道。
      “不错,今日朝会之时,朕已经让李靖、侯君集负责此事。”李世民点头,又迟疑道:“只是这侯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