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北宋穿越指南

  • 阅读设置
    第1221章 后记七十七谢驸马的配枪
      一场秋雨,气温下降。
      秋高气爽,正是狩猎之时。
      平民百姓还在为生计而操劳,京中权贵却已忙着去打猎了。
      大明的皇家秋猎传统,曾经一度断绝。
      鼎泰帝整顿军队期间,重新恢复秋猎活动。甚至在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修通之后,他亲率军队坐火车到那里,然后翻越野狐岭去燕子城(张北县)打猎。
      紧接着,又勒令全国军队,一年一小操,五年一大操。
      即让全国各大军区,一年组织一场小型军演,五年组织一场大型军演。
      但到了鼎泰帝晚年,军演又开始糊弄。索要军演费用时,一个比一个积极;真正进行军事演习时,规模却越来越小,大部分的驻军都懒得调动。
      这次便是借着秋猎,洛阳禁军要进行一年一度的小操(小型军演)。
      谢衍身为驸马,自然也要参加。
      因为驸马都尉属于顶级武职,即便没有任何军权,也得跟着出席这种重大军事活动。
      “这是兵部送来的燧发火铳,”朱棠溪指着一个长盒说,“六郎会用火铳吗?”
      谢衍摇头:“不会。这把火铳我可以一直留着,还是只能在秋猎期间持有?”
      朱棠溪解释说:“六郎是正二品武职,私宅之内,可以保留不超过五件火器。但不得持有火炮、轰天雷等物,而且能持有的弹药也有限制。”
      谢衍乐呵呵打开枪盒,男人哪有不喜欢武器的?
      上辈子,他只在大学军训时摸过枪。
      谢衍对古代火枪所知甚少,但也晓得膛线是什么。他发现这把燧发枪已经有膛线了,子弹则呈长条形,前端为锥形或球形弹头,后端则用纸壳包得严严实实。
      “这火铳不会炸膛吧?”谢衍忍不住发问。
      朱棠溪笑道:“不会的。”
      大明开国百余年来,由于内外部军事压力极小,火器的发展速度自然也非常慢。
      就连线膛枪,也是在鼎泰帝整顿军队时普及的。
      在此之前,线膛枪已经被发明出来,但从朝廷文官到军队将士,都懒得进行大规模换装。目前能用就行了,费那么多钱换成线膛枪干嘛?
      雷汞火帽枪也有了。
      雷汞是一个兼职化学家的道士搞出来的,而且当场被炸得半死,十几天之后死于感染。
      鼎泰帝当时还想发展雷汞火帽枪,但储存、运输时危险系数太高,且装填速度比燧发枪还慢,导致从后勤部门到战斗部队都强烈抵制。
      近几年,有人提出把火帽与定装弹结合,但朝廷始终不拨发研究经费。
      估计就算有人自费研究出来,朝廷也不会答应给军队换装。因为从上到下利益牵扯太多,而不换装也足够火力碾压敌人。
      “殿下,六郎真威风!”青鸾眼睛里冒着小星星。
      却是谢衍换上了一袭蟒袍,而且是军旅特制款,不但袖子收窄成箭袖,而且还要戴上护腕。一双皮靴,也是特制的军靴。
      朱棠溪说:“虽不是真要上战场,做为皇帝仪仗却也绰绰有余。”
      秋猎和操演,都需要小皇帝出面。
      而驸马即副马,皇帝出行的时候坐正车,驸马就是掌副车之马的职务。
      大明现在驸马数量虽然不少,但四十岁以下的并不多,需要谢衍这种年轻驸马撑场面。
      试穿一阵,谢衍就把蟒袍脱下,去看刚改造完成的实验室。
      实验室由公主第藏书楼的两间房改造,墙体主要由砖石砌成,尽可能少用木头等易燃材料。
      托化学学会购买的实验器材和化学品,今天上午也都全部送来了。
      “这个是坩埚,这个叫试管……”谢衍把各种物品拿出来,一边摆放一边给公主做介绍,青鸾、黛玉、宝钗等人也在旁边聆听。
      她们都有可能做谢衍的实验室助手。
      尤其是黛玉,因为做事特别细心,谢衍决定平时让她负责打理实验室。
      谢衍说道:“这种贴红纸标注名字的化学品,都是比较危险的。须轻拿轻放,避免触碰到火焰,避免跟其他化学品接触。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不在实验室的时候,你们不要自己进来,等都操作熟练之后再说。”
      朱棠溪笑道:“我以前亲手做过物理实验呢,这些化学实验肯定也能很快上手。”
      把实验室收拾好,谢衍就带着大家离开。
      今日天气凉爽,他不太想工作,打算在园林里玩耍。
      嗯,天气热的时候,他也不是很想工作。
      池畔的垂柳迎风飘荡,公主和侍女们的裙摆衣带,也时不时被秋风吹起又落下。
      谢衍拉着公主的小手,漫步于这微风之中,秋日太阳冷暖适宜,只觉人生如此便已足够。
      在园林逛了一阵,公主忽然想打手毽。
      众人很快转移到球场,谢衍自负羽毛球技高超,以一敌二对阵公主和青鸾。
      “哎呀,风变大了!”青鸾突然惊呼。
      朱棠溪说:“我们要占上风位。”
      谢衍只得交换场地,逆风位置以一敌二,被两个女人打得狼狈不已。
      球场上欢笑声不断,谢衍每一次出糗,公主和侍女们都娇声欢笑。
      “不行了,我要歇一歇。”
      谢衍很快累出一身汗,把羽毛球拍交给其他侍女。
      没过多久,一个侍女带着男随王兴过来:“六郎,磁州机械厂的电报。”
      谢衍打开电报纸阅读,只见上面写着:“球磨机各主体部件已浇铸完毕,明日开始焊接组装。驸马可要来磁州参与试验?”
      “回复他们,不必。”谢衍对王兴说。
      “是!”王兴立即跑去发电报跑腿儿。
      最原始版本的球磨机结构非常简单,机械厂那边自己就能搞定。
      接下来做试验的真正目的,是想知道不同内径的球磨机,在研磨不同物料时的最佳转速。再根据各种试验结果,调整球磨机的齿轮,做成应用于不同场景的机器。
      这东西由谢衍提供设计思路和基础图纸,磁州机械厂负责制造、改进和反复试验。申请到专利之后,专利权益双方各占一半。
      当然,由于磁州机械厂属于官营机构,而且球磨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工部那边正在打主意把专利给买断。
      用于修建真太铁路的官营水泥厂,也要找谢衍购买专利使用权。这些水泥厂不知道要维持多久,极个别的可能铁路建完就关闭,所以相关专利也是一次性买断。
      朱棠溪打羽毛球累了过来休息,谢衍随口跟她谈起此事。
      “为真太铁路而建的水泥厂,恐怕不止一座两座,而且许多是建在山区,铁路修完就要关门歇业,”谢衍说道,“我对此无所谓,送给朝廷卖个面子都可以。主要是球磨机,各种矿山和工厂都能用到。”
      朱棠溪说:“你打算卖多少钱?”
      谢衍笑道:“我想卖一百万贯,但工部肯定觉得我狮子大开口。”
      “一百万贯?”朱棠溪惊道,就连她都觉得是一笔巨款。
      谢衍说道:“一百万贯,只是卖断一半专利。毕竟另一半专利,在磁州机械厂手里。”
      朱棠溪说:“太贵了,朝廷不可能答应。”
      “那就喊价三十万贯吧,我的底价是十五万贯。”谢衍也倾向于把球磨机专利卖断给朝廷。
      因为跟合作商一家一家的谈专利太麻烦了,尤其是专利分成就更让人头疼。
      此时的发明家们,基本不搞专利分成,因为商家很容易作假赖账。想要通过专利来获得钱财,比较常见的就是分区域卖断授权。
      比如我在河北省选一家优质合作商,把该专利在河北省内的使用权,一次性卖断给他们。剩下的事情,我就不管了,有人在河北省侵权也跟我无关。
      一个省一个省的谈,比把专利完全捏在自己手里更具操作性。
      更有甚者,几个省几个省的谈合作。
      朱棠溪说:“你若喊价三十万贯,估计最后是二十万贯左右成交。这笔钱也很多了啊,没想到球磨机这么值钱。”
      “我说要赚钱养姐姐,并非虚言吧?”谢衍笑嘻嘻说。
      朱棠溪心里甜丝丝的:“我就知道六郎不会骗人。”
      事实上,谢衍如果没有驸马身份,又或者在学术界地位不高,他的发明专利极有可能被坑掉。
      专利法很少能真正保护发明家的利益,更多的时候反而是朝廷或资本家的工具!
      次日。
      谢衍和公主收拾整齐早早的就来到皇城之外。
      叶太后是摄政太后,自然要参加这次秋猎操演,朱棠溪须以公主身份随驾。
      谢衍当然是做小皇帝的跟班。
      他穿着一身军旅版蟒袍,迎亲时所用的银鞍马具,今日也给马儿装备上了。银鞍侧方还挂着枪袋,用于放置兵部发给他的火枪。
      随行驸马共有六人。
      包括谢衍在内,两个是小皇帝的姑父,四个是小皇帝的姐夫(同父异母的姐姐)。
      年龄太大的驸马,今天并没有参加。
      天亮不久,小皇帝和叶太后的车驾出宫。
      朱棠溪的马车,紧紧跟在叶太后的鸾驾后面。
      谢衍则与另外五位驸马,跟在小皇帝的车驾后方,同行者还有许多没带兵的异姓公侯。
      随着唱赞官一声呼喊,谢衍翻身上马,跟随车驾缓缓向前。
      他不仅马鞍侧方插着火枪,腰间也悬着一把宝剑。
      街道两侧,许多洛阳市民来看热闹,人们欢呼庆贺着这次秋猎。
      谢衍也挺激动的,人生中第一次打猎。
      顺便学学怎么使用古代的燧发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