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 阅读设置
    第469章 “老疯子”章太炎看《人间失格》
      第469章 “老疯子”章太炎看《人间失格》
      比起对于其他书籍的忌惮,常凯申显然对于小岛经济学很是吹捧。
      主要还是因为,在这本书里面,包国维阐述了一些关于政府干预经济学的观点。
      这是包国维自己加入的,后世的《小岛经济学》实际上提倡的是自由经济,认为政府过度干预会破坏市场的自由运行,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大萧条背景之下,类似的经济学理论肯定是不适用了。
      所以包国维做出了自己的改编。
      也正是这种改编,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这本书,也让凯恩斯成为了包国维最为权威的拥护者。
      同时,常凯申也喜欢这种理论,用他的话来说。
      “经济要有政府的组织,一面养人之欲,一面制人之欲,无论是养欲还是制欲,都需要一个管理众人之事的政府来办理,这是国家经济哲学的基础
      我看包秉文这个经济主张就很好,经济危机就是要依靠国家主导来解决,咱们与西方人还是不同的.”
      类似的话语,被刊登在《金陵日报》等国府的官方宣传媒体之上。
      足以见得常凯申对于这本书的喜爱。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表面常凯申是说包国维的经济理论好,实际上他只是觉得,相关言论有利于他的统治罢了。
      国家主导经济,那不是他常凯申来主导经济么?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常凯申的经济理论能力有限,寻常弯弯绕绕的经济理论,他很难看懂。
      可包国维这本书,常凯申一看便懂了,甚至对于经济学原理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
      从前一些不懂的经济规则,如今也是成竹在胸。
      常凯申还觉得,看了这本书之后,自己也可以去好好管一管经济部门了。
      而不是成天听宋子文不清不楚的汇报。
      对于老常来说,将事情交给别人,肯定不如亲自操刀来得放心。
      就算宋子文是自己的“妻兄”,可常凯申还是觉着,这小子老是与自己离心离德。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老常心里苦,他怎么都遇不上一个,又忠诚又有能力的下属呢?
      有了官方的背书,不同于以往的其他书籍,这本《小岛经济学》很快就火到了全国。
      最为主要的是,这是一本又可以开化民智,又没有啥政治影响和偏向的书籍,还是包国维这位火遍西方的人气文学家所作。
      此时的民国不同于英国,英国早就完成了工业化,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人口和中产阶级,所以经济学的普及对于他们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可民国如今还是农业社会,对于农业社会来说,这种书有一些超前了,除了让更多人了解到经济学的魅力之外,几乎起不到任何变革的作用。
      但仅仅是此,也已经是足够了。
      随着《小岛经济学》的逐渐爆火,相关书籍连同包国维在欧洲的轶事,连同他的一些演讲内容,成为大江南北大部分读书人茶余饭后必然的谈资。
      与其相关的书本和杂志早就脱销了。
      各大报纸也纷纷出专栏评价,想要蹭一蹭这波热度。
      大公报发表社论。
      “包秉文先生新作《小岛经济学》通过简单的寓言故事来阐述出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发展的观点,这种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普通读者也能够理解复杂的经济概念理论,可以说是开发民智,提升民众经济思维的重要作品.据悉英国政府也曾经向包秉文先生抛出橄榄枝”
      显然,比起这本书,国人更加关注的是,外国人对于包国维的认可。
      甚至有人不太理解,包国维为什么要拒绝英国人的邀请。
      难道待在英国,不比回国要好得多吗?
      不论在哪個时代,像是马寅初、顾毓琇这般纯粹的学者还是少数。
      姑苏。
      章府。
      一个晴朗的午后,章太炎一边倚靠在太师椅上,手边是一盘五颜六色的团子。
      有豆沙的,有肉馅的,也有些是浆麦草汁制成的青团子。
      姑苏人一直有做团子、送团子、吃团子的习俗,到了腊月二十四小年左右,邻里乡亲便会一起做团子,将做好的团子放在竹匾之中。
      江南很多地方,都有“廿四夜吃团子”的风俗,寓意着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老章一直都好这一口,在杭城的时候也是这样,来了姑苏,府上学生、仆人众多,制作的团子也就多了许多。
      所以到了二十四这天,他变着法的换口味吃,倒也不嫌撑得慌。
      往年,章太炎都会回一趟杭城,今年倒是不必了。
      章府已经彻底定居在了姑苏,加上章念月和包国维回来,再回杭城就显得没有必要。
      一边又拿起一个豆沙馅的,章太炎对身旁的朱季海说道。
      “继续念~吴承仕那个臭小子是怎么评价他师弟的?”
      “师兄.师兄说秉文师兄很厉害这本书对于解决当下的经济问题很有帮助,比如促进生产效率、投资.还有一些关于国家经济的刺激政策,开展公共开支.但是秉文师兄对于国外提出的经济建议,对于国内是否适用,可能还需要探讨.”朱季海声音有些沙哑了,念起来也有些结巴。
      正听得津津有味,朱季海却省略了很多,章太炎有些不满:“说详细一点,你算什么事儿。”
      朱季海则是抱怨说道:“师父,我这都念了一个下午了,连口水都没有喝,就像是秉文师兄说的那样,牛马也没有这么用的啊!”
      “你小子~”章太炎刚想要骂娘,可转念一想,确实是有些过分了。
      随后,他笑着将一盘团子推了过去,给朱季海倒了一杯茶,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
      “来来来,季海啊~
      师父可是最疼你了,如今师父眼睛不大好,可这看书看报的活儿不能落下,其他师兄弟都忙,也只有你最为听话了。
      乖乖乖,快将后续的内容都念与师父来听。”
      朱季海白了一眼老头,心里随即又想到一个包国维常说的口头禅。
      糟老头子坏滴很!
      可师命难为,朱季海是一个好说话的人,同时也是章太炎最为乖巧的一个徒弟。
      仅仅是吃了一个团子,喝了一杯茶水,他便乖乖的继续开始念诵一些名家对于包国维的评价。
      这是章太炎如今最大的乐趣。
      只听朱季海继续说道。
      “经济学家郑大钧先生以《小岛经济学》中生产设备,即渔网为启发,阐述了生产设备及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书中提到了渔网后,岛民的捕鱼效率大大提升,产生了剩余产品之后,进一步为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与工业经济中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是一致的”
      章太炎从鼻子出气说道:“这个郑大钧,夸就好好夸,还与人扯一些听不懂的工业经济学,倒还不如秉文书中讲得清楚。”
      说是这样说,但能够得到郑大钧的极力追捧,章太炎还是异常高兴的。
      “蔡元培先生说,《小岛经济学》让他对于国家经济进一步担忧了,正如小岛经济学里面的例子一样,我们国家经济极其脆弱,在这经济危机之下,企业倒闭、社会动荡.
      他说秉文师兄能够写出这本书,让国人认识到经济的重要性,正是解决经济危机的第一步。”
      “哼!老登!”
      章太炎骂了一句。
      他实际上不怎么喜欢蔡元培这个人,看起来对方是教育界的泰斗,可在章太炎看来,此人太过于虚伪了。
      师父突然的爆粗口,着实让朱季海吓了一跳。
      不过仅仅是停顿一下,朱季海便继续了,因为他已经习惯师父这种“口无遮拦”。
      接下也都是一些名人,诸如王国维、巴金、王伯沆都纷纷发文赞赏。
      听完这些人的夸赞之后,章太炎比听到夸自己还开心。
      当然,涉及到作品的评价,不可能完全是正面的。
      在舆论趋势之下,总是有人喜欢佯装理中客,标新立异的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
      听到一些人,评价这本书太过于直白,专业性不足够,像是儿童读物等等之类的言论。
      章太炎也是暴跳如雷。
      “真是一派胡言!老夫退隐这么久,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宵小之徒!”
      朱季海一阵无语,心想着您说是隐退了,实际上还是不断在发文章骂人,跟没隐退也没有啥区别吧?
      可却见章太炎起身就要离开。
      “诶~师父你不听了吗?”“不听了。”
      章太炎摆摆手,很是气愤的样子。
      “师父你这是去哪里?”
      章太炎背起手来,一脸风风火火的样子,扭头没好气地说道。
      “我去书房,非得写一篇文章好好驳斥一下这帮子宵小之徒。”
      朱季海顿时一脸无语。
      得了,自家师父又要跟人骂上了。
      在朱季海看来,章太炎比起师兄包国维要不省心太多了。
      一路走到书房,今天是腊月二十四,府上的下人和学生都很忙。
      人来人往的,看到章太炎怒气冲冲的样子,都纷纷避开,不蹙他的眉头。
      到了小年,包国维和章念月也在家中憋了好多天,所以今天早早就出门不知到哪里去了。
      章太炎越想越气,径直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拿起纸笔就打算奋笔疾书。
      可刚走到书案之前,他的余光就瞥到另外一个方向。
      角落里的房间,通常是包国维在那边创作。
      不过今日房门好像没有锁,且章太炎还能够远远地看到里头打字机的金属光泽。
      愣了一下,近来章太炎询问包国维创作什么,他都在推脱,一幅讳莫如深的样子。
      只是说什么在创作武侠小说。
      对于武侠小说,章太炎是嗤之以鼻的。
      可以他对于包国维的了解来说,这个徒弟应该不会只创作一本武侠小说。
      想到这里,章太炎当即变得鬼鬼祟祟起来,他四处看了看,发现很少人经过书房。
      特别是众人发现他心情不怎么美妙的时候,纷纷绕着走,基本上也不会来书房。
      所以,章太炎就干出了他平日里一直引以为耻的事情。
      那便是偷看徒弟的稿子!
      在他看来,自己身为包国维的师父,师父犹如再生父母,看一看徒弟最新的稿子也没有什么问题吧?
      安慰了一下自己,章太炎便一边背着手,一边四处查看,十分心虚地接近了书房。
      一走进书房,就看到乱糟糟的桌面。
      到处都是用打字机制造出来的稿件,有些几百字,有些几千字。
      对于这种画面,章太炎是十分熟悉的,一名文学创作者基本上废稿都是产出稿费的好几倍。
      章太炎一直瞧不上使用打字机创作,他觉得不使用毛笔,就失去了创作的灵魂。
      可他不得不承认的是,使用上打字机以后,创作的速度会呈现一个几何倍的增长。
      这一点,从包国维的创作效率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小子能够同时写两部作品,并且在一个月内完成二十几万的创作字数。
      要是放在普通文学家身上,那几乎是燃烧生命的创作方式。
      看了几张包国维的创作草稿。
      “这个逆徒!简直是在暴殄天物!如此优秀的作品,他竟然只写了一个开头就不写了!”
      看到这些作品之后,章太炎鼻子都快要气歪了。
      这里头,诸如什么《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百年孤独》的开头。
      都是顶好的作品,在章太炎看起来,这些跟包国维从前作品比起来,都不遑多让。
      可包国维却只是写了一些开头,又不写了。
      看得老章是心痒难耐。
      下定决心,老章觉得自家徒弟的才华就是一个宝库,将他关在家里,好好创作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一边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一边给自己生个大胖外孙,这才是最为正经的事情
      想到这里,老章便觉得十分美妙。
      可看着看着,章太炎便发现一打不太一样的稿件。
      稿件已经装订在了一起,显然写完成有一段时间了,规规整整地放在抽屉里面。
      上面还写着标题《人间失格》。
      一听就不是什么积极的小说。
      章太炎皱起眉头,这部小说包国维专门藏在抽屉之中,看起来是不想让旁人看到。
      况且,平常这小子完成了什么作品,都会第一时间给自己看看。
      可是这部作品,却从来没有听包国维提起过。
      写得是什么呢
      章太炎好奇心大起,伸手想要打开那份稿件,可是又有些犹豫。
      “我就看一眼,这小子别误入歧途了。”
      他安慰自己一句,脑袋里面已经开始联想,这本小说里面写得是什么大逆不道,或者是什么情色剧情,以至于包国维不敢给自己看。
      想到这里,章太炎便又有些生气,他干脆利落地伸出手,将稿件拿出来。
      堂而皇之地端在面前看了起来。
      可这一看,当即就再也停不下来。
      外头时而喧闹时而安静,可完全不影响章太炎的注意力,他脸上的表情也是时而悲伤时而欣喜。
      “这就是曰本人!”
      看到一个符合自己预期的剧情,章太炎还一拍大腿赞扬说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色已经渐渐暗下来。
      章太炎依旧还是意犹未尽的模样。
      这是一部很精彩的小说,却也是一部很悲观的小说,章太炎能感觉到,自己的情绪在小说里面变得像是面团一般,被随意揉捏!
      深深吸了一口气,章太炎开始意识到这部小说的危险性。
      如其他人一般,他也觉得这是一部能够影响整个社会的作品!
      “包国维!包国维!”
      章太炎显得有些迫切,想要找到包国维一问究竟!
      可四处哪里有包国维的身影。
      章府夫人汤国梨今天忙得不可开交,府上人员众多,小年也不同一般家庭,肯定是要过得隆重一些。
      可一下午却完全不见章太炎的身影。
      路过书房的时候,她便听到里头章太炎在“发疯”。
      “老爷在干嘛呢?”
      邓管家看了一眼,面色古怪地说道:“估计是在写文章吧。”
      “那喊什么包国维啊?哪有直呼徒弟大名的?”
      “不知。”
      汤国梨摇了摇叹口气说道。
      “罢了,不管这个老疯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