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重生包国维,我真没想当大文豪!

  • 阅读设置
    第477章 《神雕》爆火?平江不肖生的认可!
      第477章 《神雕》爆火?平江不肖生的认可!
      “向先生你起了一个大早,我还想着你去了哪。”
      回到院子中,一名年纪偏小,身材娇柔的女子便迎了上来。
      “是秋儿啊?你也醒了。”
      看到女子,向恺然脸上露出微笑,他将对方揽入怀中,叹了一口气自嘲说道。
      “我这不是想着要去买份《时报》,可惜今日摊位上人满为患,实在是挤不进去。
      一个月有余未出门,却不想一出门就失算了。”
      秋儿有些讶异:“《时报》?咱们不是已经定报纸了?”
      向凯然不太好意思,挠了挠头说道:“这不是等不及。”
      “先生可是想要看金古梁的《神雕侠侣》?”秋儿思索了一下补充说道。“现在要叫包秉文先生的《神雕侠侣》了。”
      包国维就是金古梁,现在几乎已经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正是?秋儿你已经拿到了?”向凯然从对方的语气之中,听出了一点弦外之音,不免有些惊喜。
      秋儿捂嘴一笑,从身后拿出一份杂志出来。
      “早知道先生肯定感兴趣,我便联系了《红玫瑰》的编辑部,听说是向先生想要看,他们一大早便送来了,比外头摊点还要早一个时辰呢!”
      “嘿呀!”向凯然一拍脑袋,有些懊恼地说道。“我倒是舍近求远了,偷偷摸摸起了一个大早,却不想家中已然有了目标。”
      秋儿笑出两个酒窝说道:“那是秋儿忘记提醒先生了。”
      向凯然随即接过杂志,正欲打开看,却又心生疑虑。
      “诶~不是说《神雕》乃是在《时报》和北方的《萌芽》连载么?
      怎么连《红玫瑰》上也有。”
      “先生你忘记了?包秉文第一部作品就是在《红玫瑰》连载的,自是有一分情分在里头,想来《红玫瑰》也刊登《神雕》连载不是什么难事。
      再说了,南方目前连载《神雕》的只有《时报》,《时报》是报纸,《红玫瑰》是杂志,二者倒是不冲突。”
      向凯然想了想,不由得点点头,随即露出微笑。
      “说起来,我的第一部武侠小说,就是在《红玫瑰》上连载的。”
      秋儿连忙说道:“不是先生的第一部,乃是天下的第一部。”
      向凯然笑了笑,不置可否。
      随后,两个人进入屋子。
      这是坐落在公共租界新闸路的一处小楼,专门选在一处远离闹市区,周围没有多少住户的地方。
      向凯然天生喜静,不喜交游应酬,院子里面养着一只土狗,还有一只野猴子。
      房子不算大,但是有佳人在旁,日子也算是悠闲。
      转眼之间,向凯然便端着一壶茶,出现在院子里的一处躺椅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打开《红玫瑰》,目标明确的翻开相对应页面,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
      秋儿则是站立在他的身后,一边垫着脚,一边歪着脑袋,跟他一起看起了上面的文字。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时当南宋理宗年间,地处嘉兴南湖”
      开篇引用欧阳修所作的“蝶恋”,加上对于江南水乡优美的描写,令人眼前一亮。
      看到这样精彩的开篇,秋儿惊艳之余,也不由得有些怅然,她感慨说道。
      “若是先生来写,定然也不会差他包秉文许多。”
      向凯然才刚刚看到道姑出场,被“染满了鲜血的手掌”所吸引,却被秋儿打断了思绪。
      他拿起手边的烟斗,拍在秋儿的屁股上笑骂说道。
      “你这女子,却不知我正看到兴头上,莫要聒噪。”
      秋儿灵巧的避开,但也安静了下来,只不过还在嘴边嘟囔着什么。
      “先生平江不肖生的名头,自己若是不要,便送予别人就好”
      向凯然显然听到此番言语,但仅仅是挑了挑眉头,没有再言语。
      秋儿年纪轻轻,看起来像是向凯然的仰慕者,她没有什么心思看书,反倒是想起向凯然从前的光辉事迹来。
      向凯然乃是湘省平江人,其笔名平江不肖生,自然也是取自家乡名字。
      自小便文武兼修,在文方面,一路考到曰本东京帝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在武方面,他在私塾便学习巫家拳,后又跟王志群学八卦掌等武技。
      可以说,向凯然不仅仅在文学界有着很高的造诣,在南方武术界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所以,秋儿在看到外头包国维大受吹捧之后,才会心里为向凯然生出一些不平。
      若是先生还在写武侠小说的话,是不是也会与包秉文取得一样的成就呢?
      《江湖奇侠传》开创了国内武侠小说之先河,被翻拍成电影火烧红莲寺,连拍十八集,上映之时沪市几乎是万人空巷。
      这亦是华夏第一部武侠电影,开起了武侠片的热潮。
      还有《近代侠义英雄传》、《江湖大侠传》,哪一本不是响当当的作品?
      可如今,向凯然痴迷于武学,这几年都将精力投入到了武术著作的创作之中。
      这几年写的《拳术见闻》、《拳术言行录》等等,在武术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可在秋儿看来,终究是比不上写小说来的影响力大。
      或者说,对于秋儿来讲,向凯然在武侠小说方面,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天赋异禀。
      可惜
      秋儿皱眉,实在不知要如何劝阻向凯然继续写作。
      但此刻,却听得向凯然一边看小说,一边嘴里嘀咕着什么。
      “蛤蟆神功?这是杜撰还是有所参照?”
      “倒是有些像是铁布衫、八极拳、形意拳崩拳的结合.”
      “这门功夫看起来,刚猛强劲,运气之时武者体内有一股强大抵抗力,有点类似硬气功的效果.”
      “这包秉文竟也有所研究,不然怎么会如此熟悉?”
      受到向凯然嘀咕的吸引,秋儿不免也投去好奇的目光,顺着那些剧情,看了下去。
      好在《神雕》的阅读门槛很低,即便是中途插入观看,也不影响观看体验。
      一时间,原本像是小鹿一般,四处晃悠的秋儿,也渐渐安静下来,开始仔细阅读每一个文字。
      剧情进入到第三章,有了前面两章的铺垫以后,到了这个章节,剧情已经缓缓展开了。
      郭靖想让郭芙嫁给杨过,可黄蓉却是很不愿意,接下来便是郭芙以及武家兄弟对于杨过的欺辱。
      随后,在情急之下杨过使用蛤蟆功重伤了武家兄弟一人。
      为了培养杨过,让他“改过自新”,郭靖便决定将他送到终南山与丘处机学习。
      一直到二人在终南山遇到道士刁难,提起“龙姑娘”,最后杨过消失,郭靖强闯终南山。
      这第三章的剧情算是基本结束了。
      也就两三万的字数,可是在杂志和报纸上,这个字数已经算是很多了。
      向凯然看得很仔细,可这些字数,终究是没有多少,不一会儿便有些遗憾地叹口气。
      “没了~”
      他怅然若失的样子,随即便职业病似的,开始思考起剧情和人设来。
      “这个杨过的角色,可比上一部的郭靖要讨喜得多了,观看起来更具代入感
      包秉文真是一个写小说的天才,文笔老辣,却不像是一个不满二十的少年
      说起来也是应该的,他可是在国外接连受到洋人欢迎的”
      越想,向凯然越觉得《神雕侠侣》这部作品的妙处。
      才仅仅三章,寻常人或许是看不出什么端倪,只觉得很妙,却说不出什么所以然。
      但向凯然不一样,笔名为平江不肖生的他,无异于是如今国内武侠小说的权威人物。
      管中窥豹,三章已经完全足够。
      就现在表现出来的内容而看,杨过是一个极具魅力且有深度的人物,他亦正亦邪的身份,以及曲折的成长经历,必将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
      甚至比起郭靖来,更加具有感染力。
      还有李莫愁,她身上有什么故事?
      “小龙女”又会什么时候出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还有前作的各种人物,新出现的各种人物。
      太多疑惑,太多精彩,便连向凯然都有些应接不暇了,以至于沉迷其中。秋儿没怎么看小说,可对于向凯然的反应,感到十分的意外。
      这本小说竟然有这样的魔力?
      她也喜欢《射雕》这部作品,不过由于平江不肖生这个名头的原因,她始终对于这部作品带着一点偏见。
      并没有那么痴迷,一直期待着向凯然,能够再写出一篇武侠小说,超过包国维。
      可现在看起来先生似乎不是一般的喜欢?
      秋儿好奇,便试探性地询问说道。
      “先生,你觉得这部《神雕》如何?”
      向凯然又翻到前头,打算再回味一下细节,可听到秋儿的询问之后,他当即抬起脑袋。
      简单思索一番。
      “包秉文,吾不如也!”
      这话很认真,完全不像是在开玩笑。
      要知道,他可是武侠小说的开派宗师,能够说出这句话,足以见得气魄。
      向凯然还笑着打趣说道:“我服了,在写小说这条路上,自是比不过他包秉文了。
      可某一天若是与他相遇了,上擂台真刀真枪的比试一番,我倒是很有信心。”
      “先生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
      秋儿讶异,她知道向凯然是一个颇有傲气的人,而他也的确有实力,不仅仅是在武学方面,在文学方面也同样如此。
      而他放下身段,对《神雕》这部作品发出如此评价.
      这下子,秋儿开始好奇小说里面的内容了。
      她立马凑上前去,拿过向凯然手中的杂志。
      “先生快些给我看看,这小说里面到底有什么妙处。”
      向凯然只是笑着,任由对方看起了小说,自顾自地喝茶。
      他时而看看秋儿的侧脸,时而看看园子里面的绿植,脑袋里面不知在畅想着什么。
      耳边却听到秋儿看得入神,随后发出的感慨。
      “这个黄蓉怎么不似前部里的了,人到中年性格就会变么?”
      “郭靖怎么忠奸不分啊,实在叫人气愤!”
      “郭芙也是天生一个坏坯子。”
      “这样看起来杨过倒是更顺眼一些”
      “对对对,用上欧阳锋教你的蛤蟆神功,干死他娘的!”
      秋儿看起小说来手舞足蹈,几乎身临其境一般。
      便连向凯然离开了园子,她都完全没有发现。
      不知什么时候,向凯然坐在了书桌面前,他拿起手边的钢笔,仔仔细细地清洗吸墨,随后将一打稿纸铺在了桌面之上。
      习惯性地,他在稿子的右上角落笔,写上几个龙飞凤舞的汉字。
      “平江不肖生”
      显然,比起《射雕》的初试牛刀,《神雕》的描写和故事构建,已臻化境。
      比起前作,《神雕》似乎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杨过的经历也让许多人感受到共鸣。
      再加上有《射雕》的珠玉在前,许多人都对于这部作品翘首以盼,更加令《神雕》受到欢迎。
      短短一天时间,不论是北方的《萌芽》,还是南方的《时报》《红玫瑰》,所有放出的刊物都已经被售空。
      甚至出现了,没买到报刊的读者,专门上编辑部索要稿子的现象。
      好在各家报纸都设立在租界,以包国维的面子,租界的警署都很给面子,纷纷出动队员,将三家编辑部保护起来。
      洋人们倒不是喜欢《神雕》这类武侠作品,只是贵族先生的都对于包国维的《教父》情有独钟。
      甚至有不少洋人高官收到国内的消息,因为包国维经济学方面的作品,要好好认识他一番,看看能不能招揽过去。
      如此盛况,自然是引来不少人的注意。
      工厂里头的机子,一连开动了三天,相关报刊也加印了三天。
      着实是让其他报社羡慕的眼红。
      直到四五天后,这股热潮才终于平息了一点点。
      不免有人在报纸上评价说道:“今有《神雕》一文热销,又掀起武侠小说之热潮小说之中杨过受到百般刁难,其父亲之过,就应该强加到一个普通孩童身上么?我是不认同的.私以为《神雕》之剧情,却像是对于传统封建思想以及偏见的一种反叛。
      此部作品比之前作来,时代要更加危机一些,南宋末年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我期待后续剧情,杨过的成长能够带给我们更多东西,正如秉文先生之前作一般,我华夏子民自当如那大侠一般.”
      除开这类上价值的专业分析,更多的自然还是普通市井百姓对于此文的追捧。
      闸北,也是沪市的工业区。
      这里有大量工厂,同时也有众多底层工人和家属居住。
      这里的房租较低,物价也低一些。
      有人的地方便有生意,闸北少见富人,可精神生活贫瘠的工人们,也不吝啬抠出个三瓜俩枣,扔入卖艺人的钱盆子之中。
      “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实在不好意思,今天黄某人家中有事,提前收摊,还请多多担待。”
      黄义武带着徒弟,趁着下工这段时间,在工厂区旁的一处空地忙得满头大汗。
      有些工人才刚刚看得尽兴,不免有些不舍地说道。
      “黄师傅好本事,这才表演了一会儿,怎么就想着走了?我还想看看你那八卦拳呢。”
      “是啊是啊,再给咱们露两手吧!”
      黄义武一脸歉意,连连拱手说道。
      “实在对不住,对不住。”
      好说歹说,这些工人们才愿意离开。
      当然,比起黄浦江畔的看客,工人们要淳朴得多,见二人表演的卖力,也不吝啬赏钱。
      一分两分的,都是工人们平日里省下来的,肯定比不上市区里面老爷太太出手阔绰。
      可积少成多,也挺可观。
      福贵和黄义武一边谢着赏钱,一边开始麻溜地收拾起摊子来。
      两个人的动作比平日里迅速许多,甚至可以说有些着急。
      他们将道具全部扔在推车上,便急哄哄地拉车回去了。
      路上黄义武还不由得压低声音问道。
      “福贵,干粮准备好了没有?”
      “有,买了十块烧饼够咋俩垫肚子了。”
      “酒呢?”
      “地瓜烧,找酒厂王二狗买的,听说是他偷偷从厂子里带出来的好货。”
      “好好好,蜡烛也准备了吧?”
      “两大根,够一整晚了!”
      “最关键的东西?”
      福贵从怀里掏出一个油包,扬了扬说道。
      “从布料厂老李那里买的二手《时报》,还冒着油墨香呢!”
      黄义武顿时乐了,他一拍大腿,一瘸一拐的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咱们爷俩明天放个假,今天晚上就好好看看这《神雕侠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