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1979黄金时代

  • 阅读设置
    264.第263章 世界奇谭1
      第263章 世界奇谭1
      “《太极》火爆银幕,在全国上下掀起了观影狂潮,今天我们为您独家揭秘,一窥幕后故事,更有李连结龚雪倾情讲述……”
      冯晓刚捧着报纸,看的很认真。
      他骨子里是追求艺术的,不喜欢打打杀杀,拍商业片是很偶然的事情,但他觉得《太极》里面的家国情怀和台词都不错,提升了作品品质。
      这篇文章确实介绍了一些没被其他媒体报道过的东西,还有两张没看过的照片,但是!
      “拍摄这部电影还有个最大的困难,差点断送了李连结的武术职业生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剧组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写到这,后面突然没了,反而介绍起了一本叫《世界奇谭》的杂志。
      “包罗万象,古今中外,奇闻异事,武侠科幻,尽在《世界奇谭》!今日正式发行,华北地区各大书店可以购买,也可邮寄订阅,订阅地址……”
      “……”
      冯晓刚拧着眉毛,以现在人的见识,愣没品出这是什么滋味。
      其实就是后世营销号,每次介绍一篇杂志的栏目,然后在关键处戛然而止,吸引读者购买。别看这里写什么断送武术职业生涯,其实都是套路,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刚子,吃饭了!”
      “来了!”
      母亲在召唤,冯晓刚起身去吃饭,没啥好东西,土豆白菜是标配。他匆匆扒了一碗饭,道:“妈,我去书店逛逛!”
      说着出了门,走出厂区大院,到了附近的一家新华书店。
      里面人不少。
      他看了看,问:“你好同志,有《世界奇谭》么?”
      售货员转头喊:“小王,《世界奇谭》还有么?”
      “还剩最后几本了!”
      冯晓刚本想先瞅瞅的,此刻一听,忙道:“哎哎,那位同志,劳烦您给我留一本!”
      他向里面跑去,从另一个售货员手里接过一本杂志,32开本很小,但很厚,封面就是《太极》,一瞧定价:2毛5。
      就这么一会功夫,已经又有人喊:“请问有《世界奇谭》么?”
      “《世界奇谭》有没有?”
      “没了没了!卖光了!”
      冯晓刚闻言一挑眉毛,忽然有种微妙的优越感,优越感未必是多大的事情,一件小事就可以产生:同样在拉屎,你有纸,隔壁没有,你就会有优越感……
      他揣着杂志出来,回到家里,这一来一回折腾,小半天过去了。
      依旧是坐在炉子旁边,翻看起来。
      他对《五凤朝阳刀》没啥兴趣,仔细读了《太极》的篇幅,对西方小说也一般,但很喜欢郑渊杰的故事,总体上还算津津有味……
      最后,他发现还有一个问卷调查。
      “填好内容,将问卷剪下寄回编辑部,可参与幸运抽奖活动!”
      “一等奖1名,精美礼品+一年杂志免费赠送!”
      “二等奖5名,精美礼品+半年杂志免费赠送!”
      “三等奖10名,半年杂志免费赠送!”
      “参与奖100名,获赠下一期杂志!”
      有意思!
      这年头哪见过这种营销方式,典型的资本主义不劳而获做派,靠山不够硬的都容易被抓起来。80年代思想混乱,左右反复,今年正好有“温州八大王”事件……
      冯晓刚瘾头上来了,认真填好问卷,剪下来,又看了看回寄地址,在什刹海那边。
      “可以去一趟啊,还省邮票钱了!”
      他有点心动,看看时间也能回来,便马上动身,蹬上家里的破自行车直奔乐春坊。
      …………
      新华书店每天的客流量比较固定。
      再喜欢逛书店的人也不会天天来,《世界奇谭》摆在书架上,原本得有一个积累的过程。但陈奇又在报纸上打广告,最大限度的缩短了这个过程。
      中青报最直接的投放地自然是京城。最先看到广告的也是京城百姓,不感兴趣便罢,感兴趣的便纷纷前来。《太极》招牌响亮,武侠热兴起,正在风口上,京城900多万人口,哪怕只占千分之一也有上万人了。
      “别挤别挤!大家不要挤,好家伙,伱们买书还是抢带鱼啊!”
      “你也要《世界奇谭》?”
      “什么!你也要?”
      “小赵,库里还有没有?”
      “没了没了,最后一本也没了!”
      “业务员搞什么啊,才订了一百本,多订一点嘛!”
      “赶紧联系他们出版社……不是出版社?我管他是谁,赶紧联系,加订加订!”
      诸如此类的场景,发生在京城各区的新华书店里。
      这是杂志最好卖的年代,人们憋得太久,连老黄历都能视若珍宝的捧着看,何况是真正的通俗文学!
      而这些人买了杂志,大多也看到了问卷调查和抽奖活动,一个个跟冯晓刚差不多,大感新奇且蠢蠢欲动,行动力强的真就直接杀过来了。
      ……
      冬季的什刹海一片萧条,湖面上结了冰,是天然的溜冰场。冯晓刚也来过,但今儿心思不在这,直接到了乐春坊。
      “6号,是这里吧?”
      “怎么这么多人!”
      他到了6号院门口,不禁吓了一跳,只见人群从阔气的大门里甩出来,在外面延伸出一截,竟然都排上队了,年轻的男同志居多。
      “新年都不在家歇着,上这排队,吃饱了撑的!”
      他暗唾一口,站在了队伍末尾。
      前面是个二十多岁的男子,打量他一眼,笑道:“同志,抽奖来的?”
      “啊?”
      “别不好意思,大家不都奔着礼品来的么?这杂志有点意思,抽奖送礼品,怎么想的呢!”
      “呵呵!”
      冯晓刚偷偷翻了个白眼,此人全身透着一股盲流气质,一看就没有正经工作,自己可是文工团的,不是一个阶层。
      前面男子见他态度冷淡,也哼一声,自讨没趣的转回头。
      站了一会,忽听里面吵嚷起来,转瞬又安静,就像一盆水浇在火苗上,哗,灭了。
      冯晓刚愈发好奇,踮脚往里瞧,啥也看不见。
      …………
      陈奇站在梁晓生的办公室里,从大玻璃窗饶有兴致的往外看。
      那边正在吵吵。
      今儿才第一天,来的人比想象中的要多,并且物种差异性明显。有的同志乖乖交上问卷,留下联系地址,与编辑交流交流,这都很正常。
      有的就不知道怎么想的,有一种文盲+杠精+碰瓷的美:
      “不是你们说抽奖么?怎么不让抽了?”
      “你要把问卷给我们,由我们从中抽取幸运读者,而不是你们自己抽!”
      “那不成,你们抽奖怎么保证公平公正?有猫腻怎么办,得我们读者自己抽!”
      叫嚷的是个20出头的男子,个头不高,脖子很粗,喊得皮肤涨红:“我不管,你们说抽奖,今天必须让我抽!不然我就不走了,我举报你们欺瞒读者,我,我……”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计春华过来了……
      (打完收工!
      分享一下书单吧,书荒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