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1979黄金时代

  • 阅读设置
    第1284章 奇妙的交集
      第1284章 奇妙的交集
      人大内,东方科技京城分部。
      雷军正在噼里啪啦敲代码,后世的营销印象太深,好多人忘了他是技术人员出身,据说代码写的“像诗一样优美”。
      临近午休的时候,求伯君忽地出现,拍拍手。
      “大家先停一下!”
      “有个好消息,我们的倪光楠总工刚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出于尊重他本人的意愿,公司就不搞表彰会了。好了,继续工作!”
      求伯君也很神,撂下一句话就跑,还好被大家拦住。
      “你别走啊!来龙去脉你得讲清楚!”
      “不搞表彰会,那有没有奖金啊?”
      “因为联想微机得的奖?总工不是来我们公司了么?”
      “来我们公司也不耽误得奖啊,这是国务院颁发的奖!哎,总工前几年拿过一次了吧,这是第二次了?真厉害!”
      “安静安静!”
      求伯君又拍拍手,道:“是因为联想微机得的奖,联想当初申报的,现在结果才出来,与工作调动不发生关系,组织上只看科研成果。公司自然有奖金,这个数!”
      他伸出两根手指。
      “20万?”
      “200万!”
      “哇!”
      惊起蛙声一片,雷军都很激动。
      92年的200万什么概念?就是92年的200万的概念。
      正讨论着,又有个家伙颠颠跑进来,道:“广东的新产品到了啊!让各地的同志们先试试,挑挑毛病。”
      广东,指由段勇平负责的那家电子厂。
      目前公司在国内销售的硬件产品不多,汉卡、学习机和代理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这些东西。还有正在开发的程控交换机、中文激光打印机、文曲星。
      而这哥们一下拿来了四样:
      最新款的学习机、磁带随身听、掌机、电子宠物。
      “咦,我们也做这个了?”
      一个员工先拿起磁带随身听,摆弄了几下,又摸出一盘刘德桦的磁带塞进去,听了一会道:“音质差了点,比不上日本货,外壳材质也很廉价,功能单调,能录音么?”
      “装什么大尾巴狼?我们按照日本货的标准得多少钱?国内消费者能买得起?”
      另一个员工也拿起一台,道:“公司战略多明确,就是用大量的高性价比产品,先铺开中低端市场。一看培训你就没好好听!”
      我们的电子产品与国外比,要相差一个次代。索尼在搞md的时候,国内大部分人还在听老土的磁带随身听,因为日本货贵啊,一般人买不起。
      而国内长期以来,都是听那种大的能抗肩膀上的录音机。
      磁带随身听大概在80年代末兴起,90年代达到巅峰。当年国内各种杂牌子,年轻人几乎人手一台,还能别在腰上,戴俩耳机,染个黄毛,就是最靓的仔。
      mp3出现后开始衰落。
      雷军则试了试学习机,与上一代的区别就是性能强了点,内容多了点。他又拿起掌机和电子宠物,奇怪道:“老板为什么同意在国内销售这两种产品了?”
      “是啊!以前不是说不好公然贩卖游戏机么?”
      “形势变化了嘛!现在一切以经济为重。”
      “这俩产品门槛不高吧,友商估计很快就能仿制出来。”
      陈奇对底下的公司有明确要求,定期搞培训课,讲讲局势、大环境、公司发展战略。不强制每个人都学习,全凭自愿,那逐渐就区分出来了。
      有的喜欢听,有的觉得无聊,但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能说出来点。
      雷军就很敏锐,感觉公司要全力开拓国内市场了。
      热闹了一会,午休时间到。一个家伙凑到雷军旁边,小声道:“军哥,我晚上的培训课,你能不能帮我代一下?”
      “你要干什么?”
      “嘿嘿,我有个约会,今天想早点走。”
      “行吧!”
      “谢谢军哥!以后兄弟发达了绝对忘不了你。”这哥们搭着雷军肩膀,拍着胸脯豪言壮语。
      雷军懒得理他。
      今天的培训课是给人大新生上的,比较重要。而他不同于别的技术员,对公司的策略非常清楚且支持:渗透各大高校,提前培养用户习惯。
      当然,这种培训是给补贴的,算额外加班。
      眨眼到了傍晚。
      刘强东吃过晚饭,与一帮新生在一位师兄的带领下,来到了电脑兴趣社。说是兴趣社,规模不亚于一个正规机房,大家发出惊叹,顿感阔气。
      不少人都是第一次接触电脑,好奇又兴奋。
      刘强东坐了一会,只见进来一位男老师,带着温和腼腆的理工男笑容:“同学们好!”
      若干年后。
      东哥回忆过往,不禁感慨:“当我第一次见到雷总,我就认定我们是可以并肩作战的兄弟,可以一起为陈老效命!我只记得这份感觉,不记得当时雷总的样子了,毕竟我脸盲……”
      ………………
      9月末,杭州。
      《侏罗纪公园》还没杀青,但龚雪的戏份结束了,她专程赶来参加第10届金鹰奖。
      餐厅内人头攒动,放眼望去全是熟人,东方集团的演员占了80%。龚雪边吃边看今天的报纸,见上面有一条新闻:“台湾提前撤离韩国,首任大使即将上任。”
      她一乐,知道陈奇又搞鬼了。
      “雪姐,看什么新闻呢?”
      巩丽问,她从《潜伏》剧组请假了,凭借《外来妹》获得了提名。
      “政治新闻呀!”
      龚雪给她瞧,巩丽挠头,这有什么可乐的?
      葛尤也瞄了一眼,还得是葛大爷懂,道:“肯定与陈老师的地下工作有关,现如今能让龚老师展颜一笑的,也只有陈老师了。”
      “一边去!说的我脱离群众似的。”龚雪训道。
      “您没脱离群众,您只是不自觉的手可摘星辰了,等您有空的时候随便往下望一望,那又是人敬人爱的人民艺术家!”
      冯裤子插嘴,他从纽约回来了。
      “你们少跟我拍马屁,不要把那些歪风邪气带进来。”
      “是是是!是我们庸俗了。”
      冯裤子连连点头,问:“说起来陈老师眼下忙什么呢?我们去纽约那么久,怪想念他的。”
      “他呀……”
      龚雪此刻也不确定,道:“或许在香港吧,不过很快就回京城了,他得开会。”
      “开会?”
      “十四大呀!”
      “……”
      此言一出,忽然有短暂的停滞,随即又热闹起来。而这边热闹,别家单位的人也在嘀嘀咕咕:“瞧他们那德行,一个个嘚瑟的样儿!”
      “谁让人家厉害呢,我要是在东方集团,我比他们还嘚瑟。”
      “你光在东方集团还不行,你得有个好丈夫,想拿什么奖就拿什么奖!”
      “我可没那命,唉,这届我们又是陪跑的。”
      他们蛐蛐着,龚雪似有所感,用余光扫了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