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天才俱乐部

  • 阅读设置
    第42章 偷与窃
      拿起手稿的瞬间。
      许云就忍不住嘲笑自己的愚蠢。
      “还真是狗急跳墙了……”
      相信一个艺术学院的学生能搞定冰晶难题,不亚于相信梵高搞定了光刻机。
      但许云还是戴上眼镜,对着手稿研究起来。
      一开始,他只感觉这小伙子是下了点功夫,查了不少资料。
      但是……
      越往后看。
      许云的眉头就皱的越紧。
      “这个他也懂?这是怎么想出来的?”
      呼啦————
      许云胳膊一挥,直接把实验桌上杂物扫开。
      然后将手稿端端正正放在桌子上,自己也坐的笔直,认真起来。
      “这里感觉少了点什么……”
      “这里又是怎么得出来的?过程有点跳跃……但大体衔接的上。”
      许云看的有点懵,感觉这份手稿有点支离破碎的。
      他整体把手稿翻了翻,发现没有装订错误,没有缺页少页,只好挠挠头,继续阅读。
      渐渐的……
      许云额头开始浮现出汗珠。
      “这份手稿……真的有东西!”
      他是专业的。
      所以仅仅看完前几页,他就可以100%确定——
      这份手稿尽管不完整、有些跳跃、有些细微地方的符号错误……
      但是不可否认。
      这绝对是一份真正的科研手稿!
      不是胡编乱造、也不是民科所写、而是有实验数据佐证的真实参数!
      手稿前半部分他都能看懂,比较基础。但是后面的一些“奇思妙想”,却是他从未考虑过的。
      哗啦。
      许云又翻了一页。
      往后就是很多化学方程式、公式、分子式、实验数据参数等等……
      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藏!
      事不宜迟,许云当即行动起来。
      他放空自己的大脑,完全按照这份手稿上记录的实验数据和步骤开始操作。
      手稿上都有详细的参数和反应式,依葫芦画瓢并不难。
      虽然有些方程式之间连接不上、中间明显有空缺步骤。但许云已经在这个领域研究很多年,手稿都提示到这种地步了,这些小空缺他自己就能填补上。
      没用多久……
      那种据说可以和水分子深度结合的抗冰晶物质就制备完成了,许云教授架起显微镜和冷冻盒,开始重新进行活体细胞实验。
      他深吸一口气。
      “呼……”
      几个深呼吸后,他按下按钮,开始降低冰冻盒温度。
      3摄氏度、
      -8摄氏度、
      -17摄氏度、
      -27摄氏度……
      随着实验温度的不断降低,许云的心跳却是越来越快!快要跳出来!
      冰冻盒的玻璃壁上开始凝聚冰晶,但是处在显微镜目镜中间的活体细胞……却依旧在缓缓蠕动!细胞液也在缓缓流动!完全没有结冰!没有冰晶!
      许云震惊了……
      “上液氮、上液氮!”
      许云身边并没有助手,只得自己跑到储备室里,拿出一瓶液氮加入到仪器中,缓缓注入冰冻盒。
      液氮的温度,在零下-200摄氏度左右。
      这已经算是绝对的低温了。
      随着液氮的缓缓注入……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温度,就像是蹦极一样急速下降。
      -87摄氏度、
      -156摄氏度、
      -187摄氏度……
      最终。
      温度维持在-191摄氏度。
      而在显微镜下显示——
      活体细胞仿佛停止了蠕动!但却没有完全停止,一分钟内还是微微蠕动了几下!
      而细胞内的液体,也完全没有任何结冰的迹象,依旧在非常缓慢的流动、非常缓慢。
      “没有冰晶……没有冰晶!”
      许云教授激动的语无伦次:
      “零下200度,细胞竟然在零下200度还能保持绝对的活性,没有冰晶!”
      许云教授一时放松,直接坐在地上。
      此时此刻……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压抑已久!
      失败无数次!
      十年间众叛亲离!
      许云想到这些年受到的委屈、想到病床上骨瘦如柴长睡不醒的宝贝女儿,视线忍不住模糊:
      “依依……爸爸终于成功了……”
      ……
      良久,许云教授情绪才平复下来。
      他站起身。
      像是捧着圣旨一样,双手端着林弦送来的手稿。
      通过刚才的实验证明,这份手稿无疑是正确的。
      “只要解决了冰晶问题,距离搞定冬眠舱填充液,就仅剩一步之遥。”
      “这手稿仅用了两页就解决了冰晶问题……那么后面的几页,肯定记录着冬眠舱填充液的正确配方和制备方法。”
      想到这里,许云激动不已。
      但与此同时……
      更大的疑惑瞬间布满心头——
      “【这份手稿,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许云看这个手稿第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个送来手稿的小伙子,只是一个“手抄者”,并非真正的“研究者”。
      这太明显了,骗不过他这位专业的科学家。
      “我记得……那个小伙子的名字,好像叫林弦?”
      许云回想起和林弦的对话:
      “你懂冬眠领域的知识?”
      “只懂皮毛……”
      “那这些资料哪来的?”
      “这个就不方便说了。”
      ……
      不方便说。
      许云在实验室里踱步思考。
      这个小伙子,林弦,倒也从未说过这手稿是他自己研究的,也大方承认了他对冬眠领域不是很懂。
      那么这份手稿的来源……
      【一定是林弦从别处获得的。】
      许云猜测,最有可能是两种情况——
      1、林弦受人所托,将这份资料送给自己。
      2、林弦利用非法手段和特殊途径,从国外某个研究所里,将机密数据偷偷抄了出来。
      “无论那种可能……都很离谱。”
      许云皱紧眉头,继续推理。
      国内他很清楚,没人在搞冬眠领域的研究,只有他自己。
      况且如果真有科学泰斗想帮自己,何必不自己出面呢?何必利用林弦绕这么大一个弯?
      至于从国外研究所偷机密……则更是不可能。
      林弦又不是特种兵,还能飞檐走壁搞潜入不成?
      不过。
      眼前这些疑惑都可以放一放。
      许云翻动手稿,看着后面几页写满的化学式和分子式。
      他要立刻尝试一下。
      如果严格按照这份手稿上的步骤去操作……
      “到底能不能,一口气把冬眠舱填充液制造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