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 阅读设置
    第228章 给火箭院一点震撼【万更求订阅】
      第228章 给火箭院一点震撼【万更求订阅】
      姚胜在听到徐源这句话的瞬间,大脑不免有些宕机满脸不敢相信。
      先前他们在对设计的某型导弹试验时,导弹虚警和截获测量不准屡次出现,为找到问题所在位置,整个试验编写组成员没少熬夜加班。
      甚至还找了院里的数据分析人员,但最终的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始终确定不了影响目标的关键参数。
      正因为眼看时间被这样一点点耗着,作为研究室主任的祝雪君才坐不住。
      所以想到了徐源这位数学家。
      通过陈建方,成功邀请到徐源过来帮忙。
      作为此项目的主要成员,姚胜很清楚在数字海洋中寻找几个参数,其难度是有多么的高。
      他相信以徐源的天赋和水平,独自用笔计算的话或许能找到这几个参数。
      但绝对会费不短的时间。
      然而实际结果却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看到了什么?
      才仅仅半天的时间,徐源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
      竟直接锁定了关键参数。
      并且看上去似乎还非常轻松。
      都说天才不是普通人能想象的,今天他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认知。
      只能说以前他也自诩为天才,对徐源的判断自然不会脱离自己的认知。
      殊不知天才之间亦有差距。
      回过神来后,脑海中就剩下一个念头。
      “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吗?”
      “太快了。”
      下秒他一個箭步冲到徐源身旁,垂下视线看向桌面上写满公式的草稿纸。
      强压着心里的激动说:“徐教授你太厉害了,只用半天就锁定了我们半个月都没找到的问题,我马上去喊祝主任过来。”话音刚落便推门朝会议室外面跑去。
      不多时。
      便见满脸惊喜的祝雪君过来。
      身旁还跟着其他几位研究室人员,显然都听到了姚胜的喊声。
      “徐教授你锁定存在问题的参数了?”
      祝雪君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中午刚把徐源请到火箭研究院,下午人就已经找到了问题所在。
      以至于刚从姚胜口中听到这个消息,都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本来他还想着送徐源回去休息,觉得一下午的时间可能熟悉试验数据都做不到。
      并没有太急于这一会。
      结果扭头徐源就给了她这么大一个惊喜。
      徐源倒不觉得自己的效率有多惊人,凭借自身的数学思维和水平,面对海量的数据有着自己方法,能快速找出存在问题的参数。
      何况进入深度学习状况后,相比较普通人,他的效率本就会数倍十数倍提升。
      真拖拉个几天还没搞定,那才叫丢人。
      面对祝雪君的询问,徐源脸色平静的回答:
      “通过我对试验数据的整体计算,确定有几个参数存在问题。”
      “会影响到导弹。”
      “使其频繁出现虚警,截获测量不准等情况。”
      说话的同时,特意拿起面前桌子上的草稿纸,在手里面扬了扬。
      无论姚胜还是祝雪君,无疑对徐源都非常相信。
      既然徐源敢说找到了问题参数,那这几个参数就是绝对有问题的。
      这点不需要怀疑。
      毕竟徐源要是连这个都判断不出来,那也不可能成为数学界敬佩的数学家。
      祝雪君闻言也走了过来,接过草稿纸看了看徐源的计算结果。
      深吸一口气向徐源表达自己的感激。
      “真是太好了,找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便能够采取措施解决。”
      “说实话我们为了这个参数,和院里的数据分析人员已经忙活了半个月。”
      “要不是想到把你请过来帮忙,不知道还会耽误我们多长时间。”
      “这次真是太感谢你了。”
      “祝教授你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毕竟我也希望看到国家拥有更先进的导弹。”徐源和煦的同祝雪君说着丝毫没有骄傲。
      将徐源的话悉数听进耳中,祝雪君流露出的眼神也越发亲切。
      接着她又突然想到什么。
      试探性询问道:对了徐教授,关于这几个存在问题的参数,你那里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想彻底解决导弹虚警和截获测量参数不准,单单找到存在问题的参数可不行。
      这只能算是第一步。
      关键还要找到解决方案,避免数值再出问题。
      她把徐源邀请过来帮忙,主要是寻找存在问题的关键参数。
      后续由她们研究室自己想办法解决。
      不过看到徐源只用半天时间便锁定参数位置,倒是让她心里面有了新想法。
      或许徐源能有方法将问题一并处理。
      真是这样的话,他们研究室的压力也能小更多。
      起码可以尽快安排新的试验。
      届时只要导弹数据正常,便能进行定型流程,尽快装备到部队。
      否则依旧由他们研究室处理,就算能成功解决,需要的时间肯定不短。
      徐源听完祝雪君的话,心里自然清楚对方的意思。
      首先正如他刚才的回答,他肯定是希望国家能拥有更先进威力更强的导弹,加上同属航天科技集团自己又比较感兴趣,力所能及范围内肯定会尽可能帮忙。
      于是没怎么思索考虑,便开口回答起来。
      “其实刚才在计算这几个参数时,我就考虑了问题的解决办法。”
      “眼下确实有些想法。”
      “那可太好了。”祝雪君一脸惊喜:“快说说看。”
      有了祝雪君这句话,徐源自然不会继续卖关子,稍微组织下语言。
      继续往下讲。
      至于旁边的姚胜和另外几位研究室人员,这时也都竖起耳朵。
      对徐源口中的解决方法很是期待。
      同时也在心里自己思索着,如果是自己解决,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办法。
      “这几个参数主要是存在预报误差,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新的数学模型算法,从而规避掉这个问题,让这款导弹重获新生。”
      祝雪君点点头,对徐源的解决方案很是认可。
      紧接着又脱口问道:“如果要建立这个模型算法,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今天晚上加个班应该就可以了。”徐源稍微思索给出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
      不过这话在传到其他人口中时,顿时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就差倒吸一口凉气。
      建立新的数学模型算法,往往需要一个团队配合。
      并且费的时间也不短。
      可徐源却表示只是晚上加个班的事。
      连通宵都不是。
      计算下来也就几个小时吧。
      本以为徐源用半天时间找到问题参数,已经能称得上惊人震惊。
      没成想竟只是一个开胃菜。
      祝雪君不愧是研究室主任,在大家还沉浸在震撼中时她已经回过神来。
      “我都忘记在模型算法领域你可是专业的,咱们能掌握自主交会对接技术,可全靠你建立的空间环境模型和力学模型。”
      “但今天时间已经不早了,建立新模型算法的事要不还是等明天吧。”
      得知徐源能轻松解决这个参数存在的问题,祝雪君也算松了口气。
      起码不用再费很长时间去处理。
      只是考虑到徐源已经忙了一下午,再加班去建立模型的话有不太合适。
      所以她才提议明天再说。
      反正按照徐源的说法,最多也就一上午就能解决。
      不过对此却见徐源摇了摇头道:“眼下对试验数据正清晰记忆深,这时候建立模型速度能更快些,我觉得不用等明天了。”
      在徐源看来只是建立个数学模型算法,对自己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用不着多等一天。
      看到徐源说这话时眼神中的坚定,祝雪君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那好吧,今天辛苦伱了。”
      而不得不说这对他们也是件好事,毕竟参数问题越早解决的话,她就能越早申请到重新进行试验。
      “如果有什么需要的东西,你直接喊小姚就行。”
      “是啊徐教授,有事您尽管开口。”姚胜这时接过祝雪君的话立刻附和了句。
      以前在火箭研究院,他还觉得自己不到三十岁就成为了副研究员,完全能称得上是重点人才。
      加上领导经常称赞,他对自己还是比较骄傲的。
      结果今天线下见识到徐源的实力,才明白对方为什么能确定如此优秀成绩。
      和对方相比他简直就是个普通人。
      因此心里面对徐源越发敬佩,俨然将其当做了自己的偶像。
      徐源自然不需要什么东西,哪怕是建立数学模型也完全能依靠笔算。
      但想到下午保持了这么长时间的深度学习状态,晚上还要加几个小时班,下意识把手放在了肚子上扭头向身旁的姚胜说道:
      “那就麻烦帮我带份晚餐上来吧,最好晚上再准备一份宵夜。”
      听到徐源终于提了要求,姚胜却显得格外激动,连忙拍着胸脯保证下来。
      “放心吧徐教授,这些全部交给我就行。”
      徐源让姚胜带饭,也是为了节省时间,好尽快开始着手建立模型。
      “那麻烦你了。”
      面对笑容对姚胜说完这句,便见对方兴冲冲朝外面跑了过去。
      使得在场几人,脸上都不由得浮现出笑容。
      氛围一下子欢快了许多。
      接下来的时间,祝雪君也不再打扰徐源工作,回去时想着抽时间应该要再感谢下陈建方。
      毕竟要不是对方把自己女婿推荐给她,导弹试验的问题还没法这么快解决。
      ……
      是夜。
      徐源吃完姚胜带回来的丰盛晚餐,整个人便又进入了深度学习状态。
      以非常高的效率,建立着模型。
      另外考虑到忙完估计已经很晚,他特意给陈雨然打了电话。
      就这样差不多忙到晚上十一点多,徐源总算把模型彻底完善好。
      顿时从深度学习状态中脱离后,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
      然后对旁边的姚胜招呼道:“早点休息吧小姚,今天就到这里吧。”
      姚胜听到徐源的声音立刻打起精神,以为徐源是觉得时间太晚,想先休息等明天再接着建立模型。
      于是同样赶紧站起身回答:
      “徐教授您也早点休息,明天有的是时间,咱们不用急于这会。”
      话音刚落。
      耳旁便立刻响起徐源的回答。
      “你说数学模型算法啊,那个我已经彻底解决了。”
      使得他猛地一怔。
      嘴里忍不住小声低喃着。
      “这么快就把模型建立完了吗?”
      明明今天和徐源见面才相处了十个小时时间,结果竟被连续震撼了数次。
      以至于人都有了些麻木。
      阈值被大幅度提高。
      约摸愣了数秒,心里才被突然涌现出的惊喜取代。
      毕竟导弹虚警和截获测量不准的问题解决,马上他们便能进行新一轮试验。
      只要导弹能成功定型,他们的项目也算圆满完成。
      念头停留在这里,刚想表达下自己的激动心情,抬起视线才发现徐源已经离开。
      下秒脸上流露出些许遗憾。
      ——
      徐源晚上直接留在了火箭研究院休息,尽管只是简单住上一晚,但院里对住宿条件却准备的非常充分。
      加上徐源也没有恋床的毛病,悉数后很快便进入梦乡睡得安稳。
      早上七点半起床。
      在姚胜的陪同下,徐源吃完早饭,这才又来到祝雪君负责的研究室。
      祝雪君今天来的非常早,并且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模型建立完成的消息,心里面说不出的惊喜激动。
      因此见到徐源后,便又立刻代表院里表达了感激。
      “这次邀请你来帮忙真是对了,过两天我们会对这款导弹重新试验,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过来参加?”
      办公室内徐源听到祝雪君的邀请,心里面顿时便来了兴趣。
      和战斗机无人机的试飞不同,导弹试验又称导弹定型靶射试验。
      是所有系列导弹都必须经历的流程。
      相当于签发出生证明。
      因为是在专门的靶场现场进行,场面可以说是非常壮观震撼。
      仔细想想他还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对此自然是非常感兴趣。
      另外导弹试验最终得到的数据,也关系到他建立的模型能否真正解决问题,他作为模型建立者,也确实有必要亲眼见证这款导弹重获新生。
      所以没怎么特别考虑,他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没问题。”
      “到时候我会准时参加的。”
      “那天我让小姚去接你,相信你会很喜欢的。”祝雪君嘴角噙着笑容颇为肯定的说。
      毕竟像徐源这样二十多岁的男生,面对武器诱惑是根本没有抵抗能力的。
      就这样和祝雪君交流完后,徐源便乘坐火箭院的专车返回了家里。
      路上他便接到岳父陈建方的电话,说听到祝雪君如此夸赞自己的女婿,他心里面简直高兴极了。
      结束通话徐源也是哭笑不得,没想到陈建方还有这种孩子气的一面。
      ……
      不得不说祝雪君的效率确实很惊人,刚过去三天时间徐源便接到了通知。
      他们研究室决定进行新的导弹试验。
      显然是想要把先前耽搁的时间,给想办法抢回来。
      徐源早就答应了祝雪君,要到现场见证这款型号的导弹重获新生。
      因此再次见到姚胜后,他倒也没迟疑什么,随即两人便一同过去和祝雪君他们汇合。
      导弹试验基地位置比较偏远,路上需要些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最终经过一段时间行程后,他们总算顺利到达某导弹试验基地。
      “我们去指挥基地吧,这次导弹试验我相信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这天上午导弹试验靶场,祝雪君脸上依旧保持着和蔼笑容,看上去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除了是对自己设计的导弹有信心外,更相信徐源建立的数学模型算法。
      此时徐源已经能看到整装待发的某型号导弹,听到祝雪君这句话自然没有异议。
      当即点点头道:“好的祝教授。”
      然后根据试验相关规定,跟着祝雪君来到指挥所。
      祝雪君作为火箭研究院研究室主任,先前也参与过某型号导弹的设计研发工作,对这座试验靶场显然并不感到陌生。
      刚走进指挥室,便听见姚胜报告道:“导弹各系统检查测试合格。”
      “好的。”
      祝雪君闻言微微点了下头,然后把目光放在在场的指挥员身上。
      微笑着说:“刘指挥,我们这边的工作一切就绪。”
      “真是辛苦你们了。”
      刘指挥看上去年龄和祝雪君差不多大,但却是一副中年硬汉的形象。
      其一双眼睛格外精神。
      向祝雪君和在场科研人员问候了声,便宣布今天的试验任务正式开始。
      “倒计时一分钟准备。”
      ……
      “发射!”
      伴随发射命令下达,顷刻间导弹发射而出,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当真是剑威啸九天。
      顷刻间。
      导弹拖着长长的白烟快速飞行,最终成功命中远方预设的目标。
      姚胜等研究室人员,则结合雷达、遥测光测等设备。
      通过综合计算机传来的数据和空中实况图像,确保导弹的飞行状态正常。
      到了这个时候,虽然紧张繁忙的试验结束了。但科研人员的工作还要继续。
      他们开始下载数据,好整理判断分析参数,确定导弹是否存在问题。
      而在这个过程中,徐源并没有表态,只是和祝雪君共同耐心等待。
      不知过去多久,指挥室内才响起姚胜激动的声音。
      “导弹的虚警和截获测控不准的问题解决了,并且精度还比上次提高不少。”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本以为借助徐源建立的数学模型算法,会成功解决掉先前导弹的问题。
      没想到连带导弹的精度也有了提升。
      这确实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姚胜当然也没忘记身旁站着的祝雪君和徐源,接着连忙把数据报告递了过来。
      “确实和小姚说的一样,没想到也算因祸得福,间接提高了导弹的综合表现。”
      “这下定型是没有问题了。”
      祝雪君翻开数据报告看了眼,然后边递给徐源边笑着感慨。
      先前试验导弹的表现他她清楚不过,导弹突然能有这种精度的提升,那只能是和徐源建立的模型有关,不但解决先前问题还起到了辅助作用。
      以至于让她有些不知道怎么感谢徐源好了。
      徐源对这个结果虽也有些意外,不过倒也不至于有太大惊讶。
      毕竟他建立的模型除了要解决参数问题,还必须保证其他地方不受影响。
      否则岂不是成了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在这种情况下对其他系统起到正向影响,倒也算属于正常情况。
      “这倒是件意外之喜,不过总之是好事。”
      徐源看完数据报告又还给了祝雪君,脸上堆着笑容随口应了句。
      与此同时。
      旁边刘指挥的眼睛却越来越亮,目光打量着徐源简直就像是在欣赏绝世珍宝。
      下秒先是轻咳了两声,看到大家的目光被成功吸引了过来后,这才和徐源接着往下讲。
      “真希望国家能再多些像你这样的年轻天才,我记得咱们的隐身战斗机能这么快搞出来,小徐你在里面应该没少出力吧。”
      徐源虽说和这位指挥是第一次见面,但因为对方的身份他是非常尊重的。
      因此面对询问他故作谦虚说:“刘指挥你没记错,我确实参与了国产隐身战斗机的研发工作。”并没有多详细的去讲自己的贡献。
      而刘指挥听到这番话后,却是用一种苦口婆心的语气劝说起来。
      “小徐啊。”
      “我知道你很有天赋,在航空航天领域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咱们光有先进的战斗机可不行,导弹方面也必须要领先世界才行。”
      “你既然能帮助祝主任解决导弹上的问题,以后可要多研究些更先进的导弹才行。”
      将刘指挥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源也终于清楚了对方的意思。
      心里面可谓是哭笑不得。
      很显然是对方看到了他在导弹研究上的天赋,想让他多参与导弹项目研发。
      只能说国内现阶段装备的导弹,还不足以治愈火力不足的问题。
      需要研发出威力更强,射程更远的导弹才行。
      虽然严格意义上讲,他并不属于火箭院这边,且还负责着无人机系列飞机的研发。
      这次也只是机缘巧合才临时配合火箭院,帮助祝雪君他们解决项问题。
      之后并不会实际参与新型导弹的设计研发。
      不过在这种场合中,有些话显然是不适合讲的,需要先在脑海里过下。
      于是在组织好语言后,他噙着笑容回道:
      “刘指挥可以放心,用不了几年相信我们就会拥有各种型号的先进导弹,到时候绝对不会再有火力不足这种情况存在。”
      “那我可就期待着了。”刘指挥笑呵呵说。
      接下来的时间,倒也没有其他事情,后续这款型号的导弹也会拿到属于它的出生证明。
      而当他们回住所的路上,祝雪君却一副有着心事的样子。
      脸上表情看着颇为严肃。
      先前试验成功时的喜悦不知为何消失不见。
      按理说导弹终于能够定型,对他们研究室来说应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并且姚胜他们也都是这么做的。
      反观祝雪君明显不对劲。
      面对这种情况,徐源显然也不可能当做没看见。
      略作迟疑最终他还是主动询问了句。
      “祝教授是有什么心事吗?”
      听到徐源的声音,祝雪君停下脚步,转过身主动抛出了一个问题。
      “徐源。”
      “不知道你对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怎么看?”
      “弹道导弹?”徐源闻言微怔。
      但很快他便反应过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回答祝雪君的问题。
      “常规导弹容易被预测出飞行轨迹,从而实现对导弹的拦截。”
      “如此导弹也就失去了作用。”
      “要想掌握话语权,就必须研发能避免被拦截的新型导弹。”
      “我认为我们也必须要有一款优秀的弹道导弹。”
      他所说的这些都是心里真实想法,只有研发出能让敌人无法拦截的导弹,才能从根本上有效形成威慑。
      关于这点。
      其意义甚至比隐身战斗机更重大。
      属于真正的国之重器。
      很遗憾目前国内还没有研发出,这种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所以得知祝雪君对弹道导弹很感兴趣,他自然是非常支持。
      并且希望祝雪君能攻克此项技术。
      或许是看到徐源和自己理念上的相同,祝雪君这时脸色也缓和了不少。
      稍微顿了几秒后,又接着往下讲。
      “其实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为国家研发出一款性能优秀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只是现在理论上和技术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项目没法展开,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准备。”
      话说到这里,接着她又突然想到什么,再次向徐源询问起来。
      “对了。”
      “你相信钱老提出的弹道方案,是可行的吗?”
      徐源听到这句话,自然明白对方所说的,正是火箭研究院的首任院长。
      钱老早在海外提出导弹防御计划时,便想出了适用于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方案。
      即导弹借助反向压强打破常规的导弹弹道。
      以此来攻破反导防御系统。
      其核心是导弹发射后,飞出大气层,然后贴着大气层继续飞行。
      最后快速下落,以达到精确击中目标的目的。
      通过在大气边缘打水漂的飞行方式,使得反导系统无法预测飞行轨迹。
      不过由于此技术实施的难度较大,此理论不被海外看好。
      甚至很多海外专家用痴人说梦来表示。
      但国内很多科研人员,却坚定认为此弹道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并且始终没有放弃研究。
      而祝雪君显然正是其中一位。
      徐源自然相信这份弹道方案,眼下无法变为现实应用到导弹上,只是缺少足够的数据支持而已。
      需要慢慢积累数据。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当即很是认真的回答:
      “祝教授。”
      “我现在钱老的理论是可行的,并且我也相信迟早我们能研发出这种弹道导弹。”
      “如果到时候需要人帮忙,祝教授可以随时联系我。”
      尽管他们两人有着比较大的年龄差距,祝雪君听完徐源的这番话,对于心里的目标却顿时坚定了很多。
      随即脸上重新浮现出自信表情。
      “有你这句话我放心了很多,等我们积累到足够多的数据支持,肯定能把这种弹道导弹研发出来。”
      最终讲完这番话后,整个人显得轻松了很多。
      ……
      徐源和祝雪君他们团队,并没有在试验靶场久待。
      完成导弹试验任务,便返回了燕京。
      可以说无论陈建方还是祝雪君,都没有想到一件复杂的弹道参数问题。
      在徐源这里从着手解决,到导弹重新试验定型,就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
      毫无疑问的讲,祝雪君心里肯定是有些后悔的。
      早知道就应该提前去找徐源帮忙。
      这样说不定,早在十天前,导弹参数的问题就已经圆满解决。
      不过经过这样一次合作帮忙,徐源也彻底在火箭院以及其他研究院,成为了都想邀请合作的香饽饽。
      徐源得知这个消息也是哭笑不得,没想到自己突然就变得这么抢手了。
      但他毕竟又不会分身,锦城那边还要负责,显然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
      为此在燕京没待上几天,他便去了锦城出差。
      确定隐身无人机的项目进度顺利,这才受邀前往西京航空发动机集团。
      没办法。
      作为最先进的隐身无人机项目,其需要搭载的涡扇发动机至关重要。
      这关系到无人机所能发挥出的性能。
      在这个方面,他肯定要多上心,确保西发那边能研发出适合的国产涡扇发动机。
      另外便是常汉平时不时打电话邀请他过去,好针对涡扇发动机的设计细节讨论,眼下趁着有时间只好亲自过去一趟。
      不得不说,西京航空发动机集团方面,对徐源的重视程度堪称非常之高。
      徐源下了高铁,没走两步便看到了西发那边派来迎接的人员。
      除了老熟人常汉平外,还包括西发的现任董事长崔良荣。
      以及其他几位工程师。
      可以说在集团内部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绝对是排面拉满了。
      徐源之前在涡桨发动机的事情上,已经去过西京航空发动机集团一次。
      于是面对这种场面也急忙过去打招呼。
      “崔董事长。”
      “怎么好劳烦您亲自过来。”
      崔良荣主动握住徐源的手,丝毫没有掩饰国字脸上堆出的灿烂笑容。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入住的酒店都安排好了,今天好好休息不谈工作。”
      国产发动机一直是属于弱项,特别是先进的涡桨发动机涡扇发动机,哪怕国内研发的战斗机,都需要从海外进口发动机。
      这也是他们集团面临的问题所在。
      尽管集团内有着不少工程师,但对国产发动机的升级是非常缓慢的。
      但因为徐源负责的无人机项目,直接帮助他们集团研发出了,性能远超过海外先进发动机的小直径涡桨发动机。
      直接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眼下徐源负责的项目又需要涡扇发动机,并且依旧选择国产发动机。
      这对他们集团来说可是天大的好机会。
      如果能够和徐源合作,研发出性能优越的国产涡扇发动机。
      别说他们能很快拿下国内市场,就算海外也能吃掉不少份额。
      面对这样的机遇,别说是亲自来车站接人,哪怕去徐源家里把人请回来都没问题。
      “可总算等到的过来了,再不来我就要带着设计图纸去找你了。”
      这时常汉平待徐源和董事长的交流结束后,立刻主动打开话匣子笑着说。
      闻言徐源则是心中一动:“你们已经完成了涡扇发动机的设计图纸?”
      “完成是完成了,不过性能肯定满足不了你的要求。”
      “这不所以才等着和你讨论优化。”
      常汉平接过徐源的话茬回答,话语多少夹杂着些许无奈感觉。
      徐源要研发的隐身无人机,显然要比已经试飞成功的翼龙无人机更先进,如此对涡扇发动机的性能要求肯定非常高。
      他们借助先前的涡桨发动机设计图纸,虽能对国产涡扇发动机优化一些。
      但肯定达不到徐源对隐身无人机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希望能和徐源讨论优化,尽快把设计方案给确定下来。
      崔良荣听完两人对话,却故意板起脸对常汉平说:
      “徐教授又不是只在咱们这待一天,先让徐教授回酒店休息。”
      “工作上的事情能明天在讲。”
      闻言常汉平非但没有生气,还连忙陪着笑容在旁边附和起来。
      “董事长说的对,徐教授舟车劳顿,确实应该赶紧回酒店休息。”
      对此徐源则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再多说什么。
      不过崔良荣把话都讲到了这里,他倒是真不好意思急着离开了。
      接下来众人便也不再搁车站逗留,随即徐源便坐进了一辆舒适的豪华商务车内,在数量车队的护送下前往西发安排的酒店。
      而车站内的乘客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得议论起来。
      主要这种场面往往都出现在机场内,特别是有明星露面的时候。
      今天他们却在车站见识了把。
      并且排面明显比机场那种,要高的多。
      因为有人认出来,那位有着国字脸的中年人,正是西京航空发动机集团董事长。
      至于徐源反倒没人注意到。
      毕竟他刚从车上下来,就被西发的一群人给围在了中间。
      有人将拍到的照片发到微博后,还引起了不少网友讨论。
      纷纷猜测起谁能让崔良荣亲自迎接。
      “有人知道这人是谁吗,这也太有排面了吧?”
      “我还是首次看到在车站这么大排面的,居然能让我们市的崔董事长亲自迎接。”
      “可不单单是崔良荣,周围几个好像都是西发里面的核心人物。”
      “不知道是哪位大佬。”
      “这么一看机场那些粉丝接机,简直弱爆了。”
      “看这人的背影好像挺年轻的。”
      “我怎么感觉有点眼熟,可惜没拍到正脸。”
      ……
      徐源并不知道自己刚到西京,就又在网上被网友讨论了起来。
      西发方面安排的酒店,可以说已经是全市最好的几个酒店之一,足以表现出对徐源的重视程度。
      对此徐源倒也没推辞什么,拿到房卡便回了酒店准备先休息下。
      而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期间常汉平的确没有过来和他讨论设计图纸的事。
      主要他太清楚常汉平的性格,发了发动机技术哪怕不吃不喝也要先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讲说成是有些痴魔都不太为过。
      这次居然能忍住不过来,确实让人有些意外。
      不过这也恰巧说明,对方确实希望他今天能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翌日。
      徐源在酒店吃完早饭,然后乘坐西发的专车前往集团总部。
      见到崔良荣又和其打了声招呼寒暄几句,便跟着常汉平来到讨论室。
      现场除了常汉平外,还有其他几位西发集团内的优秀工程师。
      “徐教授。”
      “这就是我们的设计图纸,整体在国产涡扇发动机的基础上,借鉴了海外的相关思路以及先前涡桨发动机上的某些设计。”
      “经过我们的预测,性能肯定要比现在的国产涡扇发动机强上很多。”
      “但不知道能不能满足你们的要求。”
      讨论室内常汉平率先开口,对他们完成的涡扇发动机图纸进行讲解。
      闻言徐源自然没有闲着,当即沉下心研究起来。
      涡扇发动机指由喷管喷射出的燃气,与风扇排出的空气,共同产生反作用推力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因为结构设计,要想全面提发动机高效率,就必需解决热效率和推进效率这一对矛盾。
      尽管涡扇发动机的技术更复杂,但随着国产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攻克,能够把这种优秀材料使用在风扇扇叶上。
      以此提高发动机的涵道比性能。
      而不得不说西发方面,在成功研发出世界上先进的涡桨发动机后,整体发动机技术都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速度。
      就拿眼下他们设计出的涡扇发动机来说,徐源看后都没找到什么太大问题。
      完全可以着手研发,在研究过程中再进行细节优化。
      因此这场方案讨论会进行的很顺利,同时也给西京航空发动机方面打了一剂强心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