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 阅读设置
    第298章 全尺寸动力系统试车
      第298章 全尺寸动力系统试车
      全新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无疑是在大家高兴的基础上又带来一次惊喜,项目成员顿时像打了鸡血,恨不得立刻就扑到工作上面。
      根据徐源的安排,对新发现的高温超导材料,展开进一步实验。
      确定其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判定。
      同时尝试在这项材料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优化。
      看能否使其性能再次提升。
      如果能把材料的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提高到室温范围下,那将是材料界翻天覆地的变化,会给很多行业以及科学技术,带来彻底超出想象的彻底性改革。毕竟室温超导材料的名头实在太大。
      因为涉及到人类文明最需要的核聚变技术,超导材料始终是热点领域。
      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科学家,投身在里面。
      但奈何技术难度实在太高。
      远不是世界数学难题可以相比的。
      目前学界熟知的超导材料,基本都要在绝对零度环境下才能实现。
      超过绝对零度的高温超导材料,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也非常少。
      而现在机缘巧合下,成功合成出新的一种高温超导材料,这对于超导材料的研究,无疑是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不过超导材料毕竟不比其他,想进一步取得研究成果还是比较困难的。
      更不要说朝着室温超导材料发展。
      加上徐源也没忘记,他现在还担任着国家新一代航天飞行器总设计师。
      肯定需要先把这个问题解决。
      其他的后面再说。
      眼下新一代航天飞行器,需要的新型航天材料,已经完成研发和测试,接下来便能用于航天器制造,让原本进度慢下来的载人登月工程,好好的给提个速尽快定下登月时间。
      为此徐源肯定要过去坐镇,亲自监督长征十号和梦舟载人飞船,以及揽月月面着陆器的制造。
      最终。
      经过商议决定。
      此航天材料研究实验室,暂时维持现状,由张靳代为牵头。
      后续开展对新发现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
      徐源则暂且离开。
      保证新一代航天飞行器的制造。
      另外对于这项新发现的高温超导材料,整个团队并没有要发表论文的想法。
      打算秘密进行研究。
      此举除了是发表自然或科学论文,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更关键的一点,大家谁也不清楚,这项材料的最终表现如何。
      若真能以此为基础,研究出室温超导材料,那会发生什么根本无法想象,所以面如此重要的材料项目,该有的保密条例绝对不能少。
      ……
      月底。
      就当张靳他们,着手对高温超导材料研究时,徐源则来到了空间技术研究院。
      新型航天材料研发成功,他本来是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陈建方他们,顺便制定下阶段的研发计划。
      但他在轻车熟路来到陈建方办公室后,发现里面凑巧还坐着两个人。
      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的何鲁平自然不陌生,另外的男子却没怎么见过。
      倒是陈建方情绪颇为高涨,注意到徐源后,立刻便笑呵呵招呼起来,并主动为徐源做着介绍。
      “徐源你来的正好。”
      “我们刚聊到有好消息,要哪天告诉你。”
      “这位是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尤开荣尤院士,专门负责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的研发推进。”
      徐源闻言顿时了然,想着原来是火箭技术研究院。
      和祝雪君属于一个院的同事。
      因为整个载人登月工程,由空间技术研究院和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以及火箭技术研究院负责,其中火箭技术研究院具体要完成的,便是新一代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
      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主攻梦舟载人航天。
      空间技术研究院则是揽月着陆器。
      由于这段时间,徐源的精力都在材料上,想着能尽快研发出新型航天材料。
      所以对火箭技术研究院那边不是太过清楚。
      但该说不说,从陈建方口中听到好消息,徐源心里面是稍微有些意外的。
      心想自己过来是给你们送好消息,怎么还都有好消息了。
      “尤院士好。”
      于是他在看向尤开荣问候了声后,当即故作神秘的同几人说:
      “其实我今天过来,也有好消息要说。”
      “那这倒是巧了。”何鲁平笑着摆摆手:“快过来坐。”
      随即几人一同坐到旁边沙发上,边品尝边聊起航天上的正事。
      “今天的好消息是尤院士带来的,他们对长征十号的研究又突破了一个难题,实现了火箭的重复利用问题。”
      陈建方并没有在这件事上卖关子,下秒直接讲出了事情的情况。
      话音刚落。
      便听尤开荣谦虚道:“这主要还是仰仗徐院士拿出的设计方案。”并没有把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事实上他说的也并没有错。
      当初航天办公室确定登月工程,指出要研究自家的国产新一代航天飞行器。
      但碍于新一代航天飞行器的超高难度,技术方面的进展并不顺利,使得新一代航天飞行器无法问世。
      正是由于徐源的加入,才完成设计方案的优化。
      使得当下进展非常迅速。
      徐源闻言点点头:“这确实是个好消息。”
      火箭发射向来是航天发展的吞金兽,每次发射都要消耗掉大量的资金。
      所以对于世界上那些小地方来说,就算有想搞航天研究的想法,实际情况也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支撑。
      而长征十号作为登月用的火箭,单是推力都个恐怖的数字。
      堪称是重型火箭。
      每次发射需要的资金,只会更加昂贵。
      如果依旧像之前那样,火箭属于一次性消耗品,无法重复使用的话,登月所需要费无疑大了些。
      何况按照航天办公室的规划,后续还要在月球上建造科研站。
      使用长征十号运载火箭的次数,肯定会越来越多。
      长期以往。
      哪怕国家实力雄厚,难免也力不从心。
      正是碍于这点,徐源在设计长十时,特意改成了可重复使用火箭。
      不过尽管如此,里面设计到的技术还是非常多,尤开荣他们团队能够解决,说明整个团队在火箭领域的研究并不低。
      尤开荣听到徐源的称赞,脸上笑容也更盛,忙又谦虚了几句。
      很快他也想到,徐源刚进来时,说对方也有一个好消息要说。
      于是他便开口追问了句。
      “对了徐院士,刚才你说也有好消息要讲,不知道是什么杨消息?”
      话音刚落。
      也顿时引起了陈建方和何鲁平的好奇。
      纷纷接过话茬附和。
      “能让你称作好消息的事,我猜肯定不简单吧,快说到底是什么好事。”
      “我开始期待了。”
      徐源这时将几人的话听进耳中,对此倒也没有继续卖关子。
      嘴角上扬噙着淡淡笑容,下秒他并未开口,而是从身旁公文包中,掏出两份文件递了过去。
      “你们先看看这个吧。”
      “……这是什么?”陈建方和何鲁平疑惑归疑惑,出于对徐源的信任,还是伸手将文件接了过去。
      然后连带着身旁的尤开荣,三个人一起查看。
      随着目光落在文件上面,当三人发现这是一份材料的测试报告结果后,心中顿时微动立刻想到了什么。
      但随即又暂时压下心中的激动,继续沉下心查看文件上的内容。
      约摸两三分钟的时间。
      只听一声惊呼,从尤开荣口中发出。
      “耐高温性居然达到了将近三千摄氏度,这个数据可真厉害。”
      显然是率先控制不住情绪,打破了原本的氛围。
      到了这个时候,陈建方和何鲁平也不再沉默,纷纷开口对文件中的数据表示惊喜。
      “这上面的新型铌合金材料真有这么厉害,简直是为我们的新一代航天飞行器量身打造的,看来距离它们问世不会太久了。”
      “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没错。
      徐源从公文包里掏出来的,正是新型铌合金材料的各项测试结果报告。
      既然是要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相比较口述,肯定还是实打实的数据更有冲击力。
      “这项新型铌合金材料,是我们刚研发出来的,目前已经通过了测试,完全可以作为新一代航天飞行器的部分核心器件制造材料。”
      “数据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大家对徐源的话,肯定是不会有质疑的,确定新型航天材料终于有了巨大成果。
      尤开荣他们三个,也并未掩饰脸上喜悦。
      丝毫不吝啬自己的称赞。
      “我就知道以你小子在材料领域的天赋,解决航天材料肯定没有问题,不过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完成,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
      “有了新型航天材料,咱们的载人登月工程便能够加快了。”“本来我们院还在苦恼长征十号的发动机,担心现有材料达不到理想性能,现在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
      把在场几人的话听完,徐源则笑呵呵摆手道:“这可不是我自己的功劳,要不是有燕大和箐华材料院的协助支持,可没那么快攻克新型航天材料。”不忘提及张靳他们等人的帮助。
      陈建方则顺势接话道:
      “抽时间我可要好好感谢他们一下才行,新型航天材料的问世,可是能够大幅度缩短我们登月的周期。”
      原本按照他的预想,徐源要攻克新型航天材料,费的时间应该还要会再久些。
      哪怕是有其他人的合作。
      结果万万没有预料到,这才仅仅过去几个月,材料问题就给解决了。
      并且这项新型铌合金材料的性能,还如此优异。
      可以想象到时候新一代航天飞行器问世,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巨大惊喜。
      徐源并不知道此刻陈建方在想什么,只是脸上堆着笑容回答。
      “眼下我们还是先专注,新一代航天飞行器的研发制造工作吧,感谢的事以后有机会再说,现在他们可都忙着做实验呢。”
      “还在做实验?”陈建方一怔:“新型航天材料不都研发成功了吗?”
      对于徐源和燕大材料学院合作的事,他自然是早就知道的。
      也清楚这个实验室成立的目的,也就只有新型航天材料的研发工作。
      如今明明合成出了新型铌合金材料,相当于项目成功结题,其他项目成员应该清闲了下来才对,怎么还在进行研究?
      徐源看出陈建方目光中的疑惑,下秒面色很是平静的丢出一句话。
      “是这样的,我们在研发新型航天材料过程中,意外发现一种新的高温超导材料。”
      “他们要对这项高温超导材料深入研究。”
      无论陈建方还是何鲁平,亦或者尤开荣,他们虽都是航天领域出身,却也清楚超导材料意味着什么,实在无法想象还能有这种事发生。
      而如此也就更加显得,徐源在材料领域的变态。
      本以为几个月研发出新型航天材料很厉害,没成想还有个高温超导材料。
      愣是让他们三个整的一点脾气没有,瞬间陷入沉默迟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最终还是尤开荣率先打开话匣子,直接当着其他人的面进行表态。
      “咳咳……”
      “既然现在新型航天材料已经有了,那我们便立刻开始火箭发动机的制造。”
      “绝对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话音刚落。
      旁边的陈建方和何鲁平同样如此,都要加快先前耽误的进度。
      徐源对此则是越发轻松,知道按照眼下情况,或许能在两年内完成登月。
      远远提前于之前对外公布的预期时间。
      就这样。
      面对如此大的喜讯,表完态之后,何鲁平和尤开荣便也不再逗留。
      很快便纷纷告辞。
      明显心里面已经是迫不及待,想要赶紧回去,立刻开始项目进度的推进。
      只有徐源依旧站在那里,刚准备离开,却又被陈建方给喊住。
      “关于揽月月面着陆器的研发工作,在一些细节上我想和你讨论一下。”
      “好的。”
      事关揽月月面着陆器的制造,自然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
      需要绝对保障航天员们的安全。
      所以徐源也没任何迟疑,立刻便满口答应下来。
      ……
      随着新型铌合金航天材料的量产,后续被广泛使用到新一代航天飞行器制造中。加上有着徐源坐镇,能快速解决过程中的小问题,无论长征十号运载火箭还是梦舟载人飞船,以及揽月月面着陆器,进度都以极快速度进行着。
      但燕大新型航天材料实验室,张靳等人对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却遇到了问题。
      尽管可以确定,这是一项新的高温超导材料。
      奈何特性却不怎么稳定,外界环境温度哪怕出现任何的变化,原本的抗磁性和零电阻现象就会消失。
      更不要说将其朝着常温超导材料转变。
      可由于徐源正在航天科技集团几个院,来会奔波避免突发状况发生。
      并没有时间继续进行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无奈之下他们只得选择暂时停止,等徐源有空后再重新启动此材料项目。
      转眼又是几个月过去。
      火箭技术研究院这边,经过科研人员努力,终于使用新型铌合金完成了火箭发动机的制造。
      并特意邀请徐源观看发动机首次试车。
      所谓火箭动力系统试车,简单来说就是一场不发射升空的点火。
      以此来全面考核和验证,火箭的发动机增压输送,箭体结构和电气产品等。
      堪称是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系统最多、状态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地面研制试验,更是火箭能否点火发射的前置条件。
      足可见其重要性。
      不过只要各方面试验成功,那也标志着,长征十号即将趋于成熟。
      具备执行发射任务的水准。
      ——
      2021年12月15日。
      周三。
      上午十点多。
      火箭技术研究院发动机试车塔内,此时完整的长征十号火箭动力系统,已经被安装到试车塔内,等待点火指令的下达。
      而在控制指挥室内,徐源今天穿着和大家一样的工作制服。
      听着身旁尤开荣院士的介绍。
      “这次我们直接进行全尺寸的七台发动机试车,如果成功的话恐怕要打破以往试车记录了。”
      尤开荣今天能看出格外有信心,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担忧。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刚开始往往只会进行少量的发动机点火,并非是像今天这种全尺寸的大阵仗。
      但既然尤开荣敢这样做,那便说明对方对于今天的试车是胸有成竹的。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扭过脸嘴角噙着笑容,略显风趣的回答道:
      “能让尤院士这么有信心,看来今天的试车结果已经注定了。”
      “这不还多亏了徐院士你研发的新型铌合金材料,还有相关设计方案的支持,否则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完成整个动力系统的制造。”尤开荣接过徐源的话笑呵呵附和着。
      正当两人正交谈着的时候,只见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进行汇报。
      “报告。”
      “火箭动力系统已安装就位,是否开始点火?”
      对于今天的点火试车,尤开荣可以说早就已经迫不及待。
      眼下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候,那肯定不会耽搁。
      几乎没有任何迟疑,当即便下达了指令,正式开始对长征十号动力系统的试车。
      “点火。”
      接着伴随倒计时的结束,瞬间便能看到,在试车塔的下方,喷射出粗壮威猛的火柱,同时传出巨大声响以及明显体感的震动。
      长征十号是在五米的箭径内部布局七台发动机,并使用了八通蓄压器作为芯一级氧输送部件,使得火箭的最大起飞推力达到两千六百多吨。性能如此强大的重型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其场面之大可想而知。
      甚至要比观看火箭发射升空,还更加有冲击力。
      毕竟正常发射的火箭,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到达大气层从视野中消失。
      而尽管火箭动力系统试车并需要持续太长时间,但在停下之后,依旧让现场的人情绪没有平复下来。
      倒是尤开荣无比关心动力系统的试车数据,整个人早就已经在电脑旁边等待。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才听有工程师,汇报此次全尺寸发动机试车的情况。
      “尤院。”
      “我们的动力系统各项表现指标都非常优秀,已经达到了发射的标准。”
      满脸激动的喊出这么一句后,下秒在周围热烈的鼓掌声之下,连忙把结果文件递给尤开荣查看。
      尽管尤开荣对此次试车胸有成竹,但直到此刻看见文件上的指标数据,心里面才算是彻底松口气。
      “我们成功了。”
      此次全尺寸动力系统的试车成功,基本代表长征十号已经趋于成熟。
      剩下的工作也变得非常简单。
      甚至不夸张的讲,只要火箭组装完成,随时能进行发射任务。
      当然。
      前提是梦舟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也都已经研发成功准备就绪。
      徐源这时脸上堆着笑容,不忘向尤开荣表示祝贺。
      “恭喜你尤院,成功完成了长征十号的研制任务。”
      “谢谢。”
      尤开荣握住徐源的手微笑感谢。
      而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次试车是在火箭技术研究院内部进行,并没有对外进行报道,但空间技术研究院和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那边,无疑都是第一时间得到了相关消息。
      看到长征十号那边率先取得成功,这也无形中给他们带来了压力。
      使得梦舟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的研发进度,又增加了不少。
      显然都不想当拖后腿的那一个。
      不过载人飞船和月面着陆器的研制进度,本来就不是多慢,所以也并不会落后长征十号多少,相信很快就会陆续有好消息传出。
      另外这也使得航天办公室开始有着坐不住,计划再次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
      正式确定载人登月工程的火箭具体发射时间,在先前预测的时间基础上,再次进行大幅度的提前。
      面向世界展示自身在航天领域上的进展,让所有人知道什么才叫做大国航天。
      可以想象等这场发布会召开,又将在国际新闻上丢出怎么样一颗重磅炸弹,相信起码民众会非常狂热。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