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志怪书

  • 阅读设置
    第220章 侠与官相对
      第220章 侠与官相对
      彩狸有着猫的本能,到了新的环境,习惯性的在各间屋子里转一圈,这里闻闻,那里嗅嗅。
      扶摇则悄悄躲在门后,趁它从一间屋子里出来,忽然跳出来,把它吓得原地飞起。
      一猫一狐随即一前一后追逐起来。
      两个道人则在屋中踱步交谈。
      “我看那边山上有户人家好像种了一片竹林,找个时间,我们去向他买一些竹子、编成篱笆,再挖几棵小竹过来种下。”林觉说道,“这样这里就有个院子了,有个院子,就是看着也要舒服些。”
      “是的!”
      小师妹走在他身边,见他目光扫过周围,也跟着他四下打量。
      确实,有个院子,哪怕是篱笆围成的,哪怕什么也不种,看着也会感觉安逸许多。
      “师兄要养什么种什么吗?”
      “我们最多也只住到明年春天,中间说不定还要回去找一趟二师兄,养鸡养鸭就没必要了,但也可以开出一片菜地来,种些应季蔬菜。”
      “可以买两个老母鸡来生蛋,师兄一个,我一个,扶摇和小花吃蛋黄!”小师妹说道,“走的时候再把它杀来吃掉!”
      “好主意!”
      小师妹见他赞许,眼睛当即一亮。
      “还有青菜。”
      林觉走到了最右边的茅屋前,换了一个方向,继续散步一般:
      “虽然天气越来越冷了,不过冬天也有不少可以种的菜,像是豌豆,可以择豌豆尖来做菜煮汤,味道一绝,还能种些白萝卜红萝卜,茼蒿菠菜白菜芹菜这类的,再种点小葱蒜苗,以及我爱吃的芫荽。”
      小师妹像是在听课学法术一样,神情严肃,眼光闪烁,听到妙处,暗自点头。
      不光面上如此,其实心中也已将之暗自记下,同时盘算着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做,又从什么开始。
      师兄负责说,她就负责做。
      如此分工刚刚好。
      听说京城外的那间道观也在山上,十分偏远,自己正好可以先演练一遍。
      “不知山上有没有野生的果树,如果有的话,倒是可以移栽一株过来。”林觉说道,“我们赏一春花,乘半春凉,果子就留给他们了。”
      “冬天能种树吗?”
      “冬天不适合种植,但适合移栽。”
      “原来如此。”小师妹连连点头却又盘算起来,“师兄,什么果子一年四季都能成熟?”
      “哪有果树一年四季成熟的?倒是有的夏天成熟,有的秋天成熟,也有的冬天成熟。”
      “……”
      小师妹随着他的话而思索,又问:“冬天成熟是什么果子?”
      “冬枣,柿子。”
      “是哦……”
      小师妹连连点头,认真记下。
      “师兄等下给我一张纸。”
      “你要做什么?”
      “我要列个名单,记下来。”
      “可以。”
      “对了,还要做个石桌石凳。”小师妹又想起,“等我们走了,就留给他们家。”
      “有理。”
      “有理!”
      两个人讨论憧憬着,准备将这几间茅屋装点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然后再在这里生活到明年春天。
      这等事情是有一种奇妙魅力的——
      是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也是对美好日子的向往,哪怕还没开始做,没见到任何效果,光是想着,内心仍然会觉得愉悦满足。
      “当然,师妹,你我还是以修行为主。”
      “我知道!”
      只有狐狸和猫儿全然不管这些,只是知晓今天他们将要住在这里,明天也是,便在院中自由自在的追逐打闹,不知忧虑。
      之后几天,两人便按着规划来。
      林觉的“点石成将”停留在入门,刚好是可以“移沙走石”的地步,便从地下召出石头,小师妹细心将之摸成石桌石凳。
      下午时分,林觉雕刻豆兵,师妹练习山压顶。到了黄昏,二人一狐一猫都在院中修行。
      晚上伙计又给他们抱来了些碗筷。
      清晨仍在院中盘坐,睁眼对视,二人同时起身,去村落的集市随便买些蒸饼果腹,又再采买五个蒲团,一些米面菜籽。
      回来是正午,小阴阳法不便正午修行,便去对面山上向人采买一些竹子,和驴儿一起拖回来,连狐狸和彩狸也不能逃脱,背上也要被两个道人绑上几根细竹,摇摇晃晃背着回来。
      下午小师妹在院中翻土,以火烧虫,林觉则在旁边剖竹子编篱笆,狐狸和彩狸轮换着干扰他们。
      天色一暗,院中又摆上四个蒲团,两个道人,一只狐狸一只猫儿,都坐在蒲团上专心修行。
      次日又去山中寻找一棵桃树。
      狐狸刨窝,师妹播种,彩狸跟在后面覆土,林觉则以控水之法,给它浇透水。
      林觉念咒逗狐狸,师妹舞剑起苍黄。
      几天之后。
      待得客栈伙计再来这里时,忍不住被惊了一跳——
      茅屋还是那茅屋,却已大变样了。
      不仅多了一个篱笆院子,而且开垦出了菜地,种上了一棵果树,树下还摆着石桌石凳,那做工精良,看着像是手艺精深的老工匠打造的,却不知这两位神仙刚来几天,是从哪里摸出来的。
      而最令他感到惊异的是,在这时节,外面一圈由竹子和树枝建成的篱笆上竟然开满了细碎小花,若不知此乃深秋,真以为已至春日。
      果真是神仙……
      伙计心中如是想着。
      “道长!”
      “请进。”
      “知晓道长要食五谷,小人特地为神仙从家中捉了一只老母鸡来。”伙计一边走进来,一边举起手中的母鸡。
      “太客气了!”
      “道长神仙本领,又为我润泽县百姓除了妖怪,这是小人该做的。”
      “不说这些。”
      林觉对他说道:
      “这几日来,我们对足下的新房做了一些添置,足下还请看看,若有不喜欢的,我们这就撤掉,若是还要添置什么,足下尽管说来,趁着我们还住在这里,也好替你想想办法。”
      “喜欢,喜欢得很!”
      伙计红光满面的说着,站在院中四下环顾,神情一顿,却又对他说:“对了,这两天城中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哦?何事?”
      “现在大家都说那绿水仙翁是妖怪,听说那庙祝本也打算逃出这里,逃到京城去,不过他东西都收拾好了,马车和车夫也租好了,却在一天晚上不知道被谁给杀了。”伙计站在原地,睁大眼睛对他说道,“听去看了的人说,乃是一刀两断,人头落地,家中财物也都被拿走了。”
      “原来如此。”
      林觉没有什么神情波动。
      小师妹也是站在院中,弯着腰,像是一个老农民一样,哦,像极了大师兄,低头认真看着土里长出的新菜芽。
      两人心知,应是罗公出手了。
      “就这事吗?”
      “啊?”
      “还有吗?”
      “还有,不光是那庙祝,那天白天登仙会上,有个不孝子明知那是妖怪,却哄骗欺凌老父,让老父去成仙,结果那人前天也被杀了。
      “据说杀他的和杀庙祝的是同一个人,因为庙祝丢失的财物不少都到了他家里,那人还在墙上留了字,说财物是给那老父养老用的,若是有人胆敢巧取豪夺,也将人头落地,还让人谨审内心,再行此等天理不容之事,若天不收,他就来收。”
      伙计说着停顿一下,悄悄看向他们,余光又往身后屋中瞄去:
      “还有呢!县中一位官人,就是那天登仙会上台宣讲的那位官人,就在大街上,说是被一个武人给当街斩了!街上许多人亲眼看着,那位官人还带了不少仆从侍卫,还是被斩了!
      “听说那名武人斩了那人的头颅之后,也没有走,反倒告知现场百姓——
      “说他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名为罗僧,曾任京城长宁县尉,那官人和妖怪勾结,收取金银财宝骗人去做妖怪的祭品,因此特来斩他!
      “说他手中宝刀斩妖四十五只,斩鬼一十五名,僵尸邪物不计其数,倘若今后再有人与妖怪勾结,谋财害命,定不饶恕!
      “说若是官府认定他有罪,要想通缉,只管找他,莫找他人!
      “随即施施然而去,竟无人敢拦!
      “……”
      伙计说到后面,俨然像是在描述一个英雄故事,他神情激动,言语急促,恨不得自己也在现场,或是自己也有那般本领与那般胆气才好。
      而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林觉脑中勾起画面,又传出声音来。
      一时英雄气魄,尽在其中。
      就连小师妹也直起身来,双眼注视前方。
      “足下想必也知晓了,那位便是与我们二人同行的那位罗公。”林觉的声音在院中响起,“足下觉得如何?”
      “那李大官人鱼肉百姓,乱征赋税,还与妖鬼勾结,早就该死了!”
      “嗯?”
      “小人从小窝囊,没有什么本领,也没读过书,却也能分对错黑白,知晓二位道长乃是神仙真道,那位罗公也定是天下少有的英雄。小人不知晓别的什么,只知道,只知道若是小人也有那般本领,能做一回那般的英雄,或是与他结识,我,我……
      伙计说着停顿了下,面色复杂:
      “我也宁死啊!”
      “多谢足下。”
      林觉便对他施行一礼。
      别的事情无需说明。
      道人知晓他不会报官,他也知晓道人知晓自己不会报官,便就是了。
      当天下午武人牵着一匹高头大马,马上系着一杆长枪,插着一把长刀,离了官道走上小路,在夕阳下来到小院的篱笆前。
      蒲团之上坐着两名道人狐狸和猫各在左右。
      狐狸仰头把他盯着。
      林觉亦抬起头来,与他对视。
      “罗公。”
      “两位道长。”
      罗僧自己解开柴扉,牵马走了进来,打量一圈这个茅屋小院,随即将行囊丢在石桌上,里头咣当一阵响,可见许多珍珠玉器,还有许多被踩扁的由金银打造成的杯壶器皿。
      “道长可给了赁钱?”
      武人神情平静,只如是说了句。
      林觉看他这幅神情就知道了,这等杀人夺财的事情,确实由他做来才最合适。
      “我们听说了罗公的事情。”林觉站起身来,“罗公好豪情,如今整个润泽县的百姓,怕都将你当做大侠了。”
      “没有什么豪情,不过是无奈罢了!若是官府做得好些,哪来的什么侠呢?”罗僧摇着头说道,他是做过县尉的,“道长也请放心,罗某虽然当街做了这等事情,不过罗某在江湖上很有名气,如今这年头,里里外外都乱,这些当官的既抓不住我,也根本不敢来抓我。”
      林觉点了点头,只是说道:
      “左边那间房间,便给罗公住,对面有个猪圈,没有养猪,可以暂时用作马厩。”
      三人便在这里住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