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志怪书

  • 阅读设置
    第522章 皇天不负苦心
      第522章 皇天不负苦心
      几人乘云而去,飞到那座“飞来山”。
      林觉低头仔细打量——
      山不算高,也不算大,谈不上多么险峻陡峭,倒有几分奇丽,山顶像是一把尖尖的戟,确实有一定的辨识度,尤其放在徽州大地上。
      若它出现在岭南某些地区,出现在云州黔州某些地区,出现在很多类似的一坨一坨的奇异山峰中间,构成万峰如林的景观,或许会更协调些。
      而这怎么看都是一座很普通的山。
      除了有不少文人趁着春光美好、官员趁着赴任途中慕名前来游玩观看,没有别的神异之处。
      同时林觉也知道,世间名为“飞来山”、“飞来寺”、“飞来峰”之类的山很多,大多都是这般平平无奇,又引来很多人慕名观赏。
      聚精会神,多看两眼。
      “轰隆隆……”
      伴随着隐隐雷声,下方游人已有几分慌张。
      “怎么突然来了一片乌云?”
      “要下雨了!”
      “哎呀快找地方躲雨!”
      “什么鬼天气!”
      狐狸听得最是清楚扭过头把林觉盯着。
      “我们先走吧,莫要打扰到游人的雅兴了。”林觉说着,驾云离去。
      狐狸则继续趴在云边,又跑到雷云的最后去,依然盯着下方。
      “咦?这云又走了!”
      “真是奇了怪了……”
      “奇异之地,必有奇景,我看这座山中怕是住着神仙!”
      “……”
      狐狸收回目光,跑到道人脚边,将自己听见的话讲给他听。
      雷云离开徽州,回到秦州,又分成两朵,一朵飞回枫山,一朵去了京城。
      林觉说过的,要带千日酒给罗公尝。
      如今便来拜访罗公。
      真如“反驳前辈”所说——
      林觉在徽州劈死了一位将军,还有诸多校尉士卒,可到了皇宫,却是皇帝先惭愧,说自己治军不严,对不起他。
      以两人多年的交情,还有互相之间的了解,那位将军自然无需多言。
      林觉只请罗公趁此机会下令约束前线将士,也算借了他的势,如此就算前线将士因无法搜刮更多钱财心生不满,也不会对皇帝不满,而是对这“多管闲事”的神仙不满,又因他是神仙,世人多有敬畏之心,因此大概率也不敢不会对神仙不满。
      如此倒可遏制一番风气。
      饮完一壶酒后,林觉方才回山。
      两个弟子早已等待多时了。
      “师父……”
      普梅恭恭敬敬,将二两白银递给林觉。
      二两多的银子,本来就少,还分成了十几份,几片稍大一些的不规则的散银,像是指甲盖似的,又有十来分更小的散碎银渣,简直像是大的白银剪裁不慎旁边多出来的银渣被掰下来,用蜡沾着,都捂软了。
      少虽少,林觉也郑重接过。
      伸手一招,书架上自然飞来一个瓷罐,本是装茶的,将之装在里面。
      “这是你们第一次除妖得的银钱吧?”
      “弟子是第一次。”许意回道。
      “弟子以前除妖,到富裕的村子,也得过银钱,不过也都换成了瓦。”普梅说道。
      “是个好的开始。”
      “这些银子可以炼丹吗?”
      “只要正当而来,当然可以。”
      “呼……”
      两人刚松一口气,便听师父说:“不过十两白银一颗丹,这里还远远不到一颗。”
      “啊?”
      两人已经开始算了起来。
      “这么惊讶做什么?十两白银看似不少,却也不多,若遇富贵人家,一次就能得赠二三十两,若是贫困百姓,多些耐心,就当除妖和练习了,十两白银也凑不了多长时间。”林觉说道,“以你们的道行,不可操之过急,服丹太多,每月一颗也就够了,若有多的,倒是也能攒下来,留着以后修为高一些了,一月吃两颗,或者哪个月凑不齐时吃。最主要的是耐心。”
      “哦……”
      情绪是有感染的,良师自有益处,两人听师父这么一说,自然也被他的悠然和耐心所感染,心中渐定下来,也又松了口气。
      又听师父说道:
      “对了,你们降妖除魔之时难道就没好奇过,为师是怎么知道山下有妖鬼作乱的吗?”
      “弟子好奇过。”
      “弟子也好奇过。”
      “枫山外围,你们师叔的红叶观,每日都有山下百姓求上门去。”林觉微微一笑,“改天我让紫云和你们一起去除妖。”
      “咦……”
      两人面面相觑。
      还多一个分成的了。
      ……
      林觉并未立马去找济灵真君的庙宇,拜访他求得龙须,或者立马去飞来山,等待和寻找进入元丘山的机会与方法,而是先在山中阁楼上,继续教导两个弟子法术,让他们下山除妖。
      原因很多——
      既是因为弟子已经开始学习开顷刻和御物之法,不好中断,也是因为据说济灵真君性格不好,而今改天换地,他本就被浮池神君重伤,修复神躯本就需要大量香火愿力,偏偏香火又在迅速衰败,晚一些去说不定对林觉更有利,同样因为江道长尚未给他们带来别的凤凰的消息,而那元丘山又没有丝毫苗头,寻找起来还不知要多少时间。
      于是山中常有讲道传法之声。
      两个弟子在阁楼认真聆听,下来又认真练习讨论,有时一并去山下除妖。
      林觉则待在阁楼中,除了讲道传法,别的时候也感悟自己的大道与法术,也常去红叶观拜访师妹,有时师妹也来拜访他。
      两人除了闲谈,也交流培养弟子的心得,又常在山中在云端观看弟子的修行。
      春光明媚,光影斑驳,山间新修幽深小径,紫云在前面齑石,许意在后方种树,到黄昏前各自归家,相逢于路上,互相行礼,问安两句。
      溪水潺潺,浮光跃影,普梅坐在生满青苔的石头上,手中放着一把木刀,附着法力于木刀上,低声念咒,刀便飞起,在她干涩不流畅的咒语下在溪水树林之间时高时低的飞着,时而撞上树干,擦过树枝,撞落几片桃。
      种树显然要比修路更快。
      随着日月的交替种树的许意渐渐追上修路的紫云,听见身后的声音动静,看向身后的少年身影,紫云很急,恰好师父也已经回到观中,不用她每天独自接待香客了,于是她便更加早出晚归的勤奋修路,练习法术。
      少年则要将树种在路边,要等她修了路才能种树,中间多出来的闲时,他便时常站在自己种的树边,仰头看着面前逐渐开始凋零的山发呆。
      春如此好,怎的这么短暂?
      “呼……”
      少年朝树吹气,想要留春一步。
      可春风怎能如他所愿?
      俨然已是春尽之时了。
      因为咒御术实在简单,普梅已经将之掌握,开始学习原版御物之法,此刻的她也站在一棵树下,仰头看着树上梨随春风而下,聚精会神,想要以心念和法术控制空中轻柔的瓣。
      可这瓣虽轻,却也由不得她。
      他们又时常去山下除妖。
      最开始是两人,后来换成了三人。
      有时与妖相斗,有时与鬼相争,有时则是人祸,须得走些弯路用些巧智才能解开,有时从容,有时又很惊险。
      有衣着富贵的达官贵人恭恭敬敬为他们奉上白银,侧面打听他们来自哪里师承何人,三人目光交流含糊而过。有衣衫褴褛的百姓感激涕零,却凑不出什么可感激的,三人则是按照师父的教诲,连连上前,将之扶起,就当替天行道与练习法术了。
      既有银钱,也有米面,还有心中的愉悦。
      正如林觉所说,弟子尊奉师命下山除妖,也能为师父增长功德。
      林觉与师妹功德都在增加。
      也如林觉所说,他们下山除妖之后,意识到法术的重要性,练习法术会更认真、勤奋。
      山中常有苦练思索的身影,有时三个小的甚至聚在一起,或是互相讨论,或是去请教万公等人,竟然还有去请教扶摇师姐这等糊涂事情发生,这和自找迷糊自寻打击实是没有区别的。
      绝大多数时候,狐狸与彩狸则在他们身边无忧无虑的打闹玩耍,有时还变作乌鸦与麻雀,在天上追逐。
      天恩不负苦心,有志者事竟成。
      深山之中喝声依然不断,伴随着噼啪声。
      少女一掌拍下,哈的一声,山体上的硬石居然应声而裂,裂开了巨大的缝隙。
      这实是不知不觉的事,就连少女自己看见那条裂缝,又看前方山石,目光跟着裂缝寻找它裂开了多长,低头看自己的手,神情也很呆滞,甚至于上前去查看前方山石是硬是脆,俨然不敢相信这是自己一个小姑娘可以做到的。
      许意就在她的身后不远,可他却好似没有看见这一幕。
      此时春日早已远去,夏季也已过半,桃李杏梨都已凋零,连苦楝都谢了,山中郁郁葱葱。
      少年已经知晓春风留不住的道理。
      此刻他既没有站在树下悲伤,也没有站在郁郁葱葱长满叶子的树下怀念,而是站在一棵枯树之下,心中难过又可惜。
      这棵树没有种活。
      从春日起,这棵树就没有开,当时他觉得正常,因为树移栽后,根部受损,需要缓上一年,不开是正常的事。可是到了如今,看见它不仅没有长叶反而逐渐干枯,这才知晓它已死了。
      少年觉得这棵树是他从深山挖过来的,本来它在山中长得好好的,是自己害了它。
      伸手抚上树干好似能感知到它。
      不知过了多久——
      “唉……”
      叹一口气,转身欲走。
      却不知转身之时,树上竟有了变化,缓缓长出一枝苞,又开出了紫色的苦楝。
      直到紫云提醒他,他转身之时,这才愕然。
      几乎差不多的时候,普梅仍旧盘膝坐在小溪旁边,身边竹林沙沙响,有竹叶飘落,她伸手摊开,心中无比平静,竹叶却悬在了她的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