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 阅读设置
    第4章 晨跑
      第4章 晨跑
      入夜,江年洗了个澡回了房间,开了空调躺在床上。
      点开面板,先笑为敬。
      江年虽然成绩一般,但身为校篮球队主力之一他,为了能打全场装逼,默不作声的连续跑了一个学期的五公里。
      一口气5公里,喝水似的。
      他的计划是明天早起,先跑5公里,再跑3公里,最后完成2公里。毕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看完了任务,他翻出手机看了一眼银行卡余额。
      钱是男儿胆,江家条件不算太好,前几年爷爷身体不好。前前后后借了不少钱,今年才刚把身上的债还完。
      连带着的,江年的零花钱也不会太多,一个月撑死三四百。
      只是仅仅过了一个下午,卡里多了一千块。若是等明天跑完十公里,又将有两千块落入口袋,等于三千。
      有钱不花,挣了也是白挣,他打开了购物网站某东。
      正值高三时期,即使有游戏公司做遮掩,钱来源正规。但在父母那,玩游戏挣钱耽误学习就是本末倒置。
      虽然有可能迎来的会是一轮又一轮的家庭会审,但江年脸皮厚,无所吊谓,说都说了,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购一波。
      普通老百姓最直观的省钱办法就两套组合拳,少买衣服少买鞋。节约水电,家电、手机,电子产品,不坏不买。
      江家也不例外,老江和老妈的手机衣服鞋子两三年没换过。家里的电视空调也很少开,淘米的水用来冲厕所。
      节约是美德,但这种节约显然只是为了省钱。压根谈不上什么生活品质,只能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衣服不好买,手机家电他买不起,只能买鞋了。
      鞋子属于那种几十块也能穿,但几百块贵有贵的道理的必需品。每天都在走路,一双好的鞋子很重要。
      江年先给老江买了一双五百多的皮鞋,又给老妈买了一双三百多的软底运动鞋。顺带着,给自己买了两双两百左右的鞋。
      一套组合下下来,一千三直接见底。
      看了一下余额,一百块。
      得了,睡觉吧。
      另一边,江家夫妇睡不着。
      主卧房间里一片漆黑,夫妻两床前夜话。白天有些不好当着孩子面说的话,晚上关了灯就能聊了。
      “唉,一眨眼才发现孩子长这么大了。”江惟正双手抱着后脑勺,躺在床上望着漆黑的天花板道。
      “都能挣钱了,还给我们做了饭。”
      “江年懂点事还不好,你在这唉声叹气的。”李红梅在黑暗中白了丈夫一眼,“以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我是巴不得他懂事点,以后我也少操点心。现在我就担心他那钱来路不正,年纪轻轻走上歪路就完了。”
      “不至于吧,小年我了解他,有分寸的。”江惟正缩回了手,皱眉道,“那游戏公司我查过,挺大的。”
      “我估计一个月挣点钱没什么问题,不要让他过度沉迷就行。”
      夫妻两细细碎碎又聊了一阵,最后也没聊出个结果。困意来袭之下,想到明天还要上班就直接睡觉了。
      翌日。
      正值九月,南方小县城五点天蒙蒙亮。
      江年起了个大早,换好运动鞋后。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对门徐浅浅家,大门紧闭,徐叔出差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
      算了,大发善心,给她带份早餐吧。
      清晨有些冷,穿着短袖速干衣的他一下楼,迎风手臂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入眼是不算繁华的街道,老旧的自建楼房。
      “草。”
      南城中学,操场跑道上,一道身影在晨光下被无限拉长。
      江年挥汗如雨,前胸后背都被大片的汗水洇湿。跑步不费劲,早上天也不算太热,长跑久了肯定会出汗的。
      五公里跑完,江年的手机上嗡的震了一下。他举起手机一看,奖励到账了。
      “噫!到了。”
      一千块到账,他从背包里拧开一瓶水灌了几口。站在西南角的梧桐树荫里休息,准备再次冲刺3公里。
      不多时,三公里和两公里跑完。
      “xx银行收到转账700rmb300rmb。”
      此时,江年也有些气喘。浑身上下像是刚从水里爬出来似的,额前的头发根根分开,眼睛却异常清明。
      保守估计,休息休息,还能跑个五公里。除了容易第二天容易起不来床之外,几乎没什么后遗症。
      出于某种原因,江年对练腿这件事一点都不抗拒。
      他没什么太大的志向,身为一个母胎单身强壮男高。和季羡林先生年轻时的想法一样,今生只愿多.
      秋日风高气爽,太阳刚刚升起,街道上阳光温暖清澈。清晨的光穿过树木枝叶的缝隙,丁达尔现象临摹出光的形状。
      江年扶着自行车,赶在八点前买了四份早餐。
      县城的物价比较便宜,萝卜丝、青菜包一块钱一个,豆浆一杯一块钱,油条一块五,肉包一块五。
      “一共三十,您拿好。”
      叮!“付了。”
      “好。”
      早餐一共花了三十,满满一大袋。江年一个人就能吃掉四个肉包加两根油条豆浆,以及两三个素包子。
      刚到手的两千,加上昨天剩余的161,扣掉早餐三十,一共还剩下2131元。
      像江年这样提着大包早餐的人不少,但都是一些老年人。睡得早起得早,给家里上班上学的儿孙买早餐。
      自行车的轮子碾过干燥的路面,少年飞扬的背影印在金色的晨曦里。
      嘎吱,一个急刹,江年跳下了车。
      将一大袋早餐拎回家,正好碰见老妈李红梅起床。头发散乱,眼神里带着早起的疲惫,似乎是打算做早餐。
      虽然镇南县城的物价已经很便宜了,但自家做早餐还是更有性价比。
      四块钱的米粉,切好的小米辣青椒、大蒜小葱,拌点辣椒油、花生、香菜,酸豆角,酱汁一调管饱。
      客厅里窗帘拉着,光线昏暗。
      李红梅穿着窗帘似的妈妈牌睡衣,脚上踩着拖鞋,望着进门的一身汗臭的儿子,以及他手里一大包的早餐。
      “你去买早餐了?”
      “嗯,早上跑步顺便买的。”江年点了点头,将一大袋早餐放桌上,“老妈你不用这么辛苦,以后早餐我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