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阅读设置
    第2110章 达標莫斯科!又多了一个大赛竞爭者
      第2110章 达標莫斯科!又多了一个大赛竞爭者
      次日。
      直道比赛的决赛开始。
      首先是两百米。
      女子200米年纪小的选手並没有参加。
      这也是为了避免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起来之前,没有成年之前就过度的消耗身体。
      尤其是一天之內要跑200米决赛和100米决赛,这对於未成年人来说压力还是太大。
      主要还是先把100米提高起来再说。
      类似於陈娟,她自己当年就是这么做的。
      200米一直都只是添头。
      等一百米到了一个地步之后。
      很自然,200米就能提升了。
      那个时候再好好练一练。
      不会有什么耽误。
      训练和开发不能少,但是提前的消耗和透支身体的疲劳对於青少年来说並不可取。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100米预赛和半决赛都大显身手的小姑娘们,都没有在200米上露面。
      整个二沙岛女子队这边参加200米的选手也只有陈娟和韦勇丽。
      基本上她们两个人就是前二的水平。
      这一场陈娟倒是没有太多的想法,就是想在这里找找感觉,练一练自己的某些技术或者实践实现自己200米的某些新想法。
      至於成绩,她没有想过。
      虽然去年200米没有能够拿下奥运会的奖牌,但是他这个成绩已经足够让人震惊。
      起码足够亚洲选手震惊。
      她可是拿下了仅次於奖牌的成绩。
      距离200米的奖牌也只有一个名次的差距。
      虽然和前三名的差距还是比较大。
      可这也是亚洲女子运动员第一次在奥运会上跑到距离奖牌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
      所以她这个成绩放到亚洲,放到国內。
      那都是无解的成绩。
      根本就没有任何人想要和她竞爭冠军。
      想也没用。
      竞技运动还是要靠实力说话,实力差的太远,你说大话只会让自己变成笑话。
      说大话的前提还是要自己也能接近这个成绩。
      才会有信服力。
      不然就是纯纯的小丑行为。
      韦勇丽倒是对於这一枪比较重视。
      因为她和陈娟不同。
      她还想要在今年去爭取一下莫斯科世锦赛的200米达標线。
      当然她说的是a级標准。
      b標的话。
      她已经能达到了。
      去年就已经做到过。
      但是 a標的话还是有难度。
      毕竟现在国內已经不是七八年前的那种蛮荒时代。那个时代能拿个b標,你就能代表国家参加比赛。
      可是现在已经不行了,因为已经有了a標的选手。
      你再想要拿到参赛的名额。
      你就需要同样达到a標才行。
      因为只有同等级a標的情况下才能出战三个人。
      要是有人在a標的情况下,你达到了b標也不具备参赛资格。
      除非那个人根本就不想参加了,直接弃权,那你才可以在没有a標的情况下,以b標的身份上场。
      今年的莫斯科200米a標达標线是——
      b標23秒30。
      a標05。
      目前韦勇丽最好的成绩就是去年在伦敦奥运会赛场取得的23秒15。
      是去年伦敦奥运会半决赛取得。
      可现在的国际参赛標准已经是不断的提高,即便是20秒这15,也不具备直接拿到a標的资格。
      韦勇丽想要在200米的赛场上也站上ow级別的舞台。
      就必须利用好高原场地冲一枪好成绩出来。
      不过她对於自己今年的实力进步也有信心。
      即便是没有高原场地。
      她也不觉得自己没机会。
      200米她现在练的的確实不多,起码远没有上一世的她练的多。
      这是因为那个时候,国內需要有人站出来肩挑这两个项目。韦勇丽虽然还年轻,可这个时候已经渐渐成为了国內的一姐。
      在我们田径项目,没有足够的后备人才的情况下。
      你只要能跑200米。
      不兼项都不行。
      这一点谢正业深有体会。
      也就是苏神这样一开始就乾脆没有去练200米的人,早早就放弃200米的。
      才能够倖免於难。
      不用承担太多。
      韦勇丽现在的偶像是陈娟。
      再说现在距离200米的a標线也没有那么的遥远。
      这都给了韦勇丽试一试的决心。
      至於其余传统系的选手。
      那真的很抱歉。
      即便是韦勇丽,也没多考虑她们几眼。
      因为完全没必要考虑。
      眼下国內女子200米的水平大概是个什么程度呢?
      低到让人髮指。
      除了姜兰,还有个逆风31还能看。
      其余人除了韦勇丽,就都是朝著50去了。这一年韦勇丽的200米就是亚洲第一的成绩,和奥尔加·萨夫罗诺娃同时共享亚洲第一赛季成绩。
      21s。
      甚至可以说,你跑个80+,就可以进全国年度前十。
      因为这个赛季的第八名,正好就是81s。
      这就是眼下整个国內200米的状况,也是整个亚洲200米的状况。
      因此除了姜兰还要注意下,其余的人,即便是她们已经是现在国內最好的200米运动员。
      可在现在的韦勇丽眼里。
      已经是完全没有了光环效应。
      就是没什么水平,没有办法走上国际,只能在国內打转的水准。
      没办法呀。
      韦勇丽跟著二沙岛已经见识了太多。
      她也在国外跟著一起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见识本来就比原本时间线上这个年纪的她丰富的多。
      更不要说去年的奥运会。
      让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的眼光。
      现在已经。
      不放在国內。
      当然也不放在亚洲。
      这不是什么张狂和飘了的意思,只是对於自己眼下实力的一种精准估计。
      一共九个人。
      只有陈娟和韦勇丽才是新体系下成长起来的运动员。
      其余的都是传统系排培养的。
      在她们看起来,陈娟自己的確是干不过。
      这种奥运会都差点拿下奖牌的实力。
      想要去击败她,不亚於春秋大梦。
      说出来也只能让人徒增笑料。
      “各就位。”
      “预备。”
      砰——————————
      枪声响了起来。
      陈娟无疑是最快的,她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曲臂起跑的女子运动员。
      你別说在国內。
      就算放在世界级的舞台上。
      因为有了这个特殊启动技术的独家支持。
      除非你是號称连男运动员前10米都能贏的“袖珍飞人”弗雷泽。
      这还能两个人冲一衝。
      其余的人。
      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她对抗。
      全世界都没有几个。
      何况放在国內呢。
      运动员的强弱是靠对比出来的。
      一对比就显得其余的国內选手。
      那跑的一个慢。
      看的很多观眾都以为,这些传统系的运动员到底会不会跑?
      平常到底有没有认真训练?
      这的確是冤枉了她们。
      作为传统系的运动员。
      尤其是田径类型的运动员。
      即便是走三从一大。
      那也是高强度的训练少不了。
      因此国內运动员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饱和度,从来都用不著去操心。
      要不兰迪上一世过来的时候。
      为什要让苏神减少一些无用的训练项目,减少无用的训练负荷和强度。
      一过来就要减少训练。
      这在国內以前的教练里面可以说是从来没有过。
      这也侧面说明了,国內运动员即便是你不太看得上的传统系……
      训练强度和训练的密度。
      也是超乎你的想像。
      在田径运动员的训练上,国內关於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这个问题……
      从没妥协过。
      即便是传统系。
      那也一样。
      所以这方面,的確冤枉了她们。
      流血流汗这方面她们也不输任何人。
      只是很可惜。
      这流血流汗,流错了方向。
      没有科学的系统,科学的体系知识来指导,有时候你越努力……
      越会感觉到绝望。
      因为这些努力是没有价值的努力。
      或者说是价值的比重太低。
      你越想通过训练提高强度来突破。
      到了一定高度之后。
      这么蛮干越不可能。
      为什么说不可能呢?
      因为很有可能你路都走错了。
      甚至可能前面已经走到了悬崖上。
      这种时候,你越是努力,越是能感觉到原地踏步的痛苦。
      “陈娟当然是最快的,不愧是奥运会决赛级別的选手,她的身高,就像被抵消了负面作用,只剩下了积极。”
      “韦勇丽也不错,虽然启动能力不如陈娟,但她也很快就衝到了第2位。”
      “弯道加速,都很不错,陈娟继续扩大优势,韦勇丽也在不断蚕食和前面选手的前伸数。”
      “看看弯道途中跑,陈娟速度起来了,极速展开……与所有人的差距都在瞬间拉大!”
      “可能唯一能跟住一些不至於被完全甩开的就是韦勇丽。”
      李韜也点点头。
      “韦勇丽这枪是有想法的。”
      李韜以前是国內第1人,也是亚洲第1人。
      作为运动员转成的教练。
      对於运动员本身的一些心理层面的感受,会比没有运动员经歷直接做教练的人……
      感同身受的多。
      但具体是什么想法呢?
      李韜也没说。
      这倒不是因为时间不够,200米相对100米多出了不少时间。
      只是有些话说出来,要是运动员没有做到,那反倒是给运动员自己招黑。
      08年的刘祥事件后。
      大家都很注意这个方面。
      “姜兰也被拉开了。”
      “现在所有人都被陈娟和韦勇丽拉开!”
      “两个人开始了最后的对决。”
      “弯道进直道。”
      “陈娟好像速度……慢了一些。”
      “现在就放水会不会太早了点。”
      杨剑正在疑惑。
      李韜却提前看出了端倪。
      这可不是失误。
      尤其是弯道进直道后,陈娟往后瞟的那一眼,让李韜更加確定。
      这就是陈娟准备带一带后面的韦勇了。
      跑得快的人只要掌控好速度,其实就能给在后面追的人更多的刺激。
      说是“吃尾流”也没毛病。
      因为的的確確,这样的情况更容易让运动员跑得更快。
      有事实作为支撑。
      你不承认也没用。
      苏神和赵昊焕,张培猛和劳逸。
      不都是这样吗。
      陈娟现在作为国內的一姐。
      亚洲也是绝对的老大。
      她在这样的比赛,选择带一带在后面的韦勇丽,並不稀奇。
      反正她自己。
      这种比赛也是过来走个过场。
      不可能激发出多好的状態。
      既然自己没法变得更强,帮一帮自己的小师妹,好像也是合情合理。
      “陈娟有些减速了,这个距离也许有点早,韦勇丽趁机靠近。”
      “缩小差距。”
      陈娟提前减速,就是为了可以让韦勇丽和自己更靠近。
      这样也可以给追击的人。
      更多的自信心。
      “这娟妹子,越来越有大姐风范。”
      “还知道主动带带自己人了。”
      “那可不是吗,你以为她还是小孩子啊,她可是小大人了呢。”
      周兵插话,赵昊焕还想说什么。
      可想想这傢伙护犊子的劲。
      反而是莞尔。
      也许娟妹子跟了他这样的人,也是好事。
      “你看我干什么呢,看比赛啊。”
      周兵看著赵昊焕这么注视自己,还真有点不习惯。
      “没什么,头一次觉得你比较顺眼。”
      老赵还是逼格颇高的说著。
      气的旁边的周兵牙痒痒。
      120米130米。
      韦勇丽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
      陈娟平常不可能只跑这么快。
      那这只有一个可能。
      她是在等自己。
      准备带著自己突破。
      果然一抬眼,正好看到了陈娟扭过头来看著她的眼神。
      二沙岛“传帮带”传统。
      是必须树立起来的。
      苏神就是这么做的。
      他希望二沙岛其余人也能这样。
      这样才能够源源不断的產生高质量的运动员。
      最顶级的天才运动员需要天赋,需要时间去孕育。但是高质量的运动员保持在一个平均的水准线上,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量產”。
      140米150米。
      韦勇丽跟著前面的陈娟。
      是感觉怎么说呢。
      偶像带著自己跑。
      感觉就是不一样。
      人就是一种需要精神驱动的动物。
      不然你没有一个驱动力存在再强的水平也难以发挥,再强的潜力也很难兑现。
      尤其是竞技运动领域。
      平常陈娟当然没有必要这么去帮。
      因为韦勇丽距离a標的差距很远。
      那样帮没意义,还会让运动员產生依赖精力。可今年陈娟已经看到了她的潜力。
      起码200米是有希望拿到a標了。
      不要忘记了,就在一个多月前的冬测上韦勇丽在顺丰8米每秒的情况下跑出了23秒10的成绩。
      这距离今年莫斯科世锦赛的a標,已经只差了05。
      那么利用高原地形。
      不是没有机会直接突破。
      拿下a標。
      和自己一起站在 ow级別大赛的200米赛场上。
      这也是陈娟愿意帮的原因。
      大赛经验,不可错过。
      尤其是明年也没有大赛,再要等到ow级別的大赛,就得等两年之后的帝都世锦赛了。
      这两年时间对於运动员来说很宝贵,她希望在帝都世锦赛之前也能让韦勇丽累积更多的大赛比赛经验。
      尤其是以前从来没有累积过的两百米。
      170米180米。
      这一下,就算是解说员都看出来了端倪。
      杨剑开口道:“我怎么感觉陈娟是在等韦勇丽,带著她跑啊。”
      “就是带著跑。”对比杨剑,李韜这个前国手更加直接。
      一针见血。
      “应该是要帮阿丽开a標了。”
      a標?
      杨剑一听!
      顿时秒懂。
      声音微微提高了一些调门道:
      “比赛进入最后的衝刺期。”
      “陈娟还是颇有余力的跑著,韦勇丽正在后面紧紧跟隨。”
      “只要不掉队,就有希望。”
      “最后10米。”
      “衝刺。”
      “陈娟轻鬆衝过终点。”
      “韦勇丽是第二。”
      “她们两个人断档是领先,其余所有选手。”
      再看看成绩。
      陈娟90s。
      那真是大放水了。
      平原的地带,现在跑出这个成绩都是轻而易举。
      更不要说这还是接近2千米的高原。
      不过主要的关注重点还是在韦勇丽身上。
      陈娟贏或者不贏都已经不影响进入a標。
      再说国內这个水平,你也不要指望能跑出多么恐怖的成绩。
      在国內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给她压力。
      练接近一些的都没有。
      次元性的领先。
      所以主要是看第二。
      尤其是李韜提醒了韦勇丽这一枪要衝击莫斯科的女子200米a標后。
      很快。
      就紧跟著陈娟的后面出现第二的成绩。
      杨剑盯著直播信號给出的镜头。
      突然。
      眼睛微微一缩。
      整个人的面部表情上耸。
      隨著年纪的增大,越来越不明显的苹果肌,这一刻都开始浮现。
      “00s!”
      “是00s!!!”
      “韦勇丽!打开了莫斯科的a標线!”
      “不仅仅刷新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最好200米成绩,也让自己通过这一枪成功进入了莫斯科200米的竞爭!!!”
      “这下,在莫斯科,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红色的靚影了!”
      陈娟看著。
      看著搞定跑过来的韦勇丽。
      嘴角悄悄上走。
      终於。
      自己200米。
      在国际大赛上。
      也有个伴了。
      十年了。
      终於等到了下一个同样队服的同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