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阅读设置
    第2401章 自己推翻自己!新大陆,就在前方
      第2401章 自己推翻自己!新大陆,就在前方
      二沙岛。
      苏神正在和兰迪与拉尔夫.曼论道。
      “什么?前摆復位更有经济性,折迭前摆已经不是最佳发力模式了???”
      “不会吧,这不是最新研究出来的方向吗?阿美丽卡那边的研究也是这样的呀???”
      “而且就算是这个,也就只有咱们完成了落地,他们那边还在理论探索,连落地都没有完全完成呢。”
      兰迪和拉尔夫.曼之所以会惊讶,是因为苏神现在说的这些,不仅仅是这次挑战,整个前沿的运动学说更是在……
      否定他自己。
      因为这个理论在这个时间线上。
      就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呀。
      折迭前摆是眼下最佳发力模式。
      “你看看,苏,这不是你自己在06年写出了论文吗,你自己看看。”兰迪对於苏晨发表的论文,可以说是一个一个都了如指掌发出来了,绝对是研究了很多遍,没有一篇落下。
      甚至还有一些没有发表的,他都想要搞过来看一看,更不要说这些发表的。
      因此他对於这些学术可都是信手拈来。
      “苏,你难道是要推翻你自己吗?”拉尔夫.曼道:“可这个理论我们也做过科学研究和推理,在模型里面是没有问题的呀?而且这也是让你能跑到现在这个成绩的关键,不是吗?”
      “是,他的確是我现在能跑这么快的关键模型之一,我也没有否认过这一套。理论在我提高到现在之前的贡献。”
      “但是……那是之前。”
      苏神道:“现在我要推翻这个理论了。”
      “当你达到了极其优秀的精英运动员的水平,或者说就是已经到了我现在这个阶段,他已经不再適用,应该被放弃了。”
      他们两人可都是分別对视了一眼。
      怎么说呢,以前只见过。
      死死坚持自己的理论,绝对不让人推翻的人。
      毕竟研究了那么长时间的东西,突然就被推翻了,对於自己可不仅仅只是名誉上的损失,还有扎扎实实的经济损失。
      但是这些东西。
      在他的身上就似乎没出现过一样。
      当然现在想想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的脑子实在是高產。
      各种理论在他身上就是倒豆子一样。
      噼里啪啦的。
      这还只是他跑步之外抽时间做的研究,可想而知有多恐怖。
      既然你很容易就出一个有用的理论,那么自然就对原本的理论不会守的那么扎实,有错就立马调整得失心,不会那么重。
      最后一个,当然是因为这傢伙……
      號称跑道蝙蝠侠。
      意思就是。
      有钱。
      有钞能力。
      就是这么简单。
      因此这些东西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利益损失,对於他来说根本不当回事。
      你不具备这些情况,你很难做到这样的心態。
      “那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优势在哪里?”兰迪看到苏辰竟然这么说,那总要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不然的话他很难接受。
      苏神似乎早就有准备,点了点电脑的滑鼠,在大屏幕上投影出来了一些文件。
      点了一个,双击打开。
      “优秀短跑运动员一侧腿的支撑时间仅占一个復步时间的22.1%,而摆动时间则占到77.9%。因此,摆动技术的优化对於提高短跑成绩至关重要,前摆復位技术能更好地適应这一特点,提高跑步效率。”
      “现代短跑技术强调以摆促蹬,摆蹬结合。前摆復位技术通过大腿以髖为轴的积极摆动,带动小腿和脚的扒地动作,能够充分利用髖关节周围的股后肌群和臀大肌等动力源,使得两腿的剪绞动作协调、快速且有力,將力道通过扒地施给地面,从而增加步频,缩短腾空时间和支撑时间,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
      “前摆復位技术要求大腿快速抬至接近水平,小腿相对放鬆跟隨大腿摆动,在大腿下放时加速,小腿像鞭梢一样甩下,脚掌主动向地面打击,触地位置在身体重心正下方或略前。这种动作模式可以减少前支撑阻力,避免能量浪费,提高动作经济性。”
      “积极的前摆会快速拉长臀肌等伸髖肌群,利用牵张反射原理与肌肉快速伸缩原理,使下压更快、更有力,从而在著地时肌肉被快速拉长储存较大的弹性势能,能以更小的蹬伸幅度与更短的著地时间產生传统后蹬技术所產生的后蹬推进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进一步减少摆动占比,可以进一步的增强以摆促蹬,摆蹬结合,甚至提高步频上限,可以进一步减少阻力与能量浪费,可以进一步利用肌肉的牵张反应。”
      苏神在这里说的简短又直指核心。
      折迭前摆技术强调大小腿的快速折迭以缩短转动半径,但其动力源主要依赖膝关节周围肌群如股四头肌的主动收缩。
      这种模式存在两个局限性:
      一是膝关节过度屈曲会导致髖关节伸展不足,限制步幅的有效延伸。
      二是股四头肌的持续发力增加了能量消耗,尤其在后程易引发疲劳。
      新的前摆復位技术则將动力核心上移至髖关节,通过髂腰肌、臀大肌等大肌群的协同作用驱动大腿前摆。
      实验室研究表明,髖关节肌群在摆动相中贡献了超过70%的功率输出,远高於膝关节肌群的15%。
      “嗯,你说的问题的確存在,但是想要改变也很难啊,等於要重新做一个生物力学机制的重构,以此来增加从膝关节主导到髖关节驱动的变动,增加髖关节的区域动比例。”
      “攻克的点在哪里呢?”
      兰迪的问题,刚问出来,苏神张嘴就回答:“首先做动力链整合,髖关节作为下肢最长槓桿的支点,其运动能更高效地將核心力量传递至足部。例如,在摆动腿前摆阶段,髂腰肌的快速收缩带动大腿前抬,同时臀中肌、臀小肌的稳定作用防止骨盆侧倾,避免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泄露。”
      “其次角动量优化:髖关节驱动的前摆动作使下肢转动惯量动態调整。当大腿以髖关节为轴快速前摆时,小腿在惯性作用下自然折迭,形成“鞭打效应”,这种被动折迭比主动屈膝更节省能量。”
      嗯。
      兰迪和拉尔夫.曼小声交谈了几句,继续问道:“那能量利用效率的提升?牵张反射与弹性势能释放的提高呢?怎么做?”
      “三点。”苏神道:“离心-向心收缩耦联:在摆动腿前摆阶段,臀大肌、股后肌群等伸髖肌群被快速拉长,储存弹性势能。当大腿下压著地时,这些肌群迅速转为向心收缩,將储存的能量转化为向前的推进力。研究发现,这种ssc机制可使肌肉输出功率提升30%-50%。”
      “其二触地阶段的刚度控制:前摆復位技术要求著地瞬间支撑腿保持较高的关节刚度尤其是踝关节背屈肌群,以减少缓衝时间並最大化地面反作用力的传递。这意味著相同时间內可完成更多步幅。”
      “其三用筋膜体系塑造筋膜链,以此来催发身体进一步的弹性势能释放,这一点也是我们该做好的点,对於筋膜的开发和开放还没有做到一个优秀水平,还有很多可以提高的方面。”
      又是一阵窃窃私语。
      拉尔夫.曼道:“你这里说的动作协调性的优化,以摆促蹬与全身协同?”
      “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难道原本的体系做的不够吗?”
      “不够,起码对於现在的我来说远远不够,不够用了。”苏神回答很直接:“到了我现在这个水平,想要更进一步,原本的体系已经只能勉励支撑,无法再从容的发挥自己。”
      “那这方面你准备怎么改?”拉尔夫.曼道。
      “摆动腿与支撑腿的耦合,当摆动腿以髖关节为轴快速前摆时,其產生的角动量会通过骨盆传递至支撑腿,促进支撑腿的蹬伸发力。这种耦合效应使两腿的剪绞动作协调同步,减少了腾空阶段的能量损耗。”
      “摆臂与下肢的平衡机制:现代短跑技术强调摆臂与下肢动作的对称性和同步性。当摆动腿前摆时,对侧手臂向后摆动以抵消扭转力矩,维持身体平衡。这种协调不仅减少了额外的能量消耗,还能提升步频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摆臂速度每增加10%,步频可提升约5%。”
      “为了达到这个目標,现在要做的事,进一步完成膝髖转换,增强神经肌肉控制训练,”
      “藉助高速摄像机、运动捕捉系统等科技手段,实时分析我的的动作参数,如髖关节角速度、膝关节屈曲角度,並针对性地优化技术细节。例如,我在训练中经常会出现,大腿角速度超过12rad/s时,易引发小腿前甩,那这个时候需通过高频阻力前摆练习进行纠正。”
      “等做好之后,起码从下面几个指標一定要出一些明显的变化。”
      兰迪两人看了看。
      直接投影的屏幕上显示——
      支撑时间(秒)。
      髖关节功率输出(w)。
      能量消耗(j/kg/m)。
      步频(步/分钟)。
      个个都是关键性的数据。
      可以说每一个都很难提升。
      不管是支撑,步频。
      髖关节功率以及能量消耗减少。
      甚至有些是会被认为天然锁死的层面。
      当然隨著科学的推进,原本很多认为天然所使的东西本身就存在著一余地存在突破空间,不然早就被锁死了。
      而科学的作用。
      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推进。
      不断去打破那些原本认为会被锁死极限。
      起码在现有的人类速度上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那力学基础呢?”这也是拉尔夫.曼这个力学大师最为关注的方面。
      “髖关节作为下肢最长槓桿的支点,在短跑中扮演著“发动机”的角色,负责髖屈抬腿和髖伸蹬地动作,其產生的动力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力量来源。在起跑与加速阶段,髖屈角度较大,以实现快速抬腿,为后续的蹬地动作创造条件。而在衝刺阶段,髖部需保持高位,避免下沉,以延长步幅,维持高速运动。科学研究表明,髖伸肌群,如臀大肌、膕绳肌的爆发力与短跑速度呈正相关,在一个跑的周期中,髖关节所完成的全部机械功是膝关节的14.6倍,是踝关节的2.3倍,这可以充分彰显了髖关节在短跑动力输出中的主导地位。”
      “前摆復位技术强调以髖关节为轴的大腿主动摆动,这种驱动方式相较於传统的膝关节主导摆动具有多方面优势。首先,髖关节周围的肌群,如髂腰肌、臀大肌等,均为大肌群,其收缩能够產生更大的力量,且这些肌群的协同作用可以更高效地將核心力量传递至足部,形成完整的动力链。其次,髖关节驱动使得大腿在摆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控制运动轨跡和速度,带动小腿和脚的扒地动作更加协调、有力。例如,在摆动腿前摆阶段,髂腰肌的快速收缩带动大腿前抬,同时臀中肌、臀小肌的稳定作用防止骨盆侧倾,確保力量传递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避免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泄露,提高了跑步的经济性和效率。”
      拉尔夫.曼一边琢磨一边道:“继续说。”
      这是学术的討论。
      现在这三个人就几乎是这个领域最强的高手之一。
      所谓短跑学的论道。
      也就不过如此了。
      “然后前摆復位技术充分利用了肌肉的拉长-缩短循环ssc,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储存与释放。ssc过程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快速拉长阶段(离心收缩)、短暂过渡阶段(等长收缩)和快速缩短阶段(向心收缩)。在摆动腿前摆时,臀大肌、股后肌群等伸髖肌群被快速拉长,进行离心收缩,这一过程如同拉伸橡皮筋,肌肉纤维和肌腱中的结缔组织,如胶原纤维,储存弹性势能。例如,在短跑的起跑动作中,运动员下蹲准备起跑时,大腿肌肉被拉长,膝关节和髖关节弯曲,肌腱中的弹性势能开始积聚。”
      “快速拉长阶段结束后,进入短暂过渡阶段,此时肌肉长度保持相对恆定,处於等长收缩状態,这是能量传递的关键期。过渡阶段的效率直接影响动作表现,快速且高效的过渡能够確保能量被最大化利用。如在深蹲跳动作中,从下蹲到起跳的转换越快,起跳高度越高。”
      “隨著过渡阶段完成,进入快速缩短阶段,肌肉开始主动收缩,同时释放离心阶段储存的弹性势能,这种能量释放与肌肉主动发力相结合,显著增强了力量输出和动作速度。在短跑的起跑和加速过程中,运动员腿部肌肉在推动身体前进的瞬间,同时释放弹性势能並主动收缩,减少了肌肉能量的直接消耗,提高了运动效率。”
      “增加角动量守恆定律在短跑中的应用,根据角动量守恆定律,一个绕固定轴旋转的物体,在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的时候,其角动量保持不变。在短跑的摆动腿动作中,下肢可看作是绕髖关节轴转动的系统,当摆动腿以髖关节为轴进行摆动时,角动量的大小和方向对摆动的稳定性和效率有著重要影响。在摆动过程中,运动员通过合理控制下肢各环节的运动,保持角动量的相对稳定,从而確保摆动动作的流畅性和连贯性。例如,在大腿前摆时,运动员会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肌肉发力,避免因外力干扰导致角动量发生较大变化,保证摆动腿能够按照预定的轨跡和速度完成动作。”
      “嵌入转动惯量的动態调整。”
      “转动惯量是衡量物体转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转动轴的位置有关。在质量相同时,刚体质量分布离转动轴越近,转动惯量越小;质量分布离转动轴越远,转动惯量越大。在短跑的摆动腿动作中,运动员通过调整大腿、小腿和脚的相对位置和姿態,实现转动惯量的动態调整。当大腿以髖关节为轴快速前摆时,小腿在惯性作用下自然折迭,靠近大腿,使下肢的质量分布更靠近转动轴,转动惯量减小,根据角动量守恆定律,角速度增大,形成“鞭打效应”,这种被动折迭比主动屈膝更节省能量,提高了摆动腿的摆动速度和效率。”
      “这样就可以让前摆復位技术,充分发挥地面反作用力的利用,完成更好的支撑腿的关节刚度与力的传递,使得摆动腿与支撑腿的协同作用。”
      “最终达到在力学上的……”
      “节能省力乃至省放鬆。”
      ……
      听完苏神说的一大堆。
      两个人却是咀嚼的津津有味。
      时不时提出了一些问题。
      得到了苏神的回答后。
      继续相互之间交流。
      然后,最终就在这一个不大不小的会议室內,敲定了最终的方向。
      也是人类短跑的一个最新方向。
      把发力模式。
      尤其是运动过程中的发力模式。
      从折迭前摆。
      更换成前摆復位。
      这简直是当年直蹬高膝模式进入核心鞭打。
      从核心鞭打结合折迭前摆。
      进入的一个新世界。
      新课题。
      新画面。
      而兰迪和拉尔夫.曼从会议室里面走出来的时候。
      正好迎面撞上袁郭强。
      或者看到他们面色红润,甚至是眼神高亢,忍不住问:“发生了什么事这么高兴?”
      “新世界呀。”
      “新世界,短跑的新世界就要从我们刚刚这间屋子里面远航了,作为第一批远航者。”
      “我们就是新航向的哥伦布以及迪亚士。”
      “我们就是新世界的开拓者。”
      “这能不高兴吗。”
      啊?
      袁郭强:???
      什么和什么呀?
      什么哥伦?
      什么迪亚士?
      但两人也不管袁郭强,就在激烈討论中兴致盎然的离开。
      直到后面的苏神,推开了门。
      “小添,他们这是?”
      “哦,没什么。”苏神关门的时候,不经意的说道:“他们好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吧。”
      袁郭强:???
      这还是二沙岛,是田径短跑的训练基地吗?
      我是上了地理课,还是来到了大航海的船队呀?
      袁郭强只感觉自己的脑子。
      越发的不够用了。
      要不?
      今年也让自己的女婿们。
      给我送点……脑白金?
      或者搞点六个核桃?
      不然这在二沙岛一天天呆著。
      就快中文都听不懂了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