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家父是康熙

  • 阅读设置
    第235章 难得的信任
      第235章 难得的信任
      康熙维护胤禑,那也是因为,胤禑比鄂伦岱有用得多!
      在一言九鼎的时代背景下,谁更有用,更值得信任,才是康熙考虑问题的基点。
      议政处公推查弼纳和法海,就是想让康熙从中二选一。
      可是,康熙怎么可能听任议政处的摆布呢?
      “走,去看看马齐在干什么?”康熙这么一说,胤禑和张廷玉就都明白了,马齐即将重新大用。
      别看马齐敢和康熙动手互殴,康熙的心里,始终有马齐的一席之地。
      一废太子之时,马齐被罢了相。他的两个弟弟马武和李荣保,也都跟着一起回家种红薯了。
      结果是,沙济富察氏,哈什屯这一支子孙的日子,过得格外的拮据。
      原因很简单,马齐他们三兄弟,太能生孩子了。
      马齐共有九子一女,马武也有五子三女。至于李荣保,他就更厉害了,居然有九子二女。
      这么多孩子,不仅是养活的问题,还要给婚房、聘礼或嫁妆。
      马齐三兄弟一起丢官罢职之后,完全靠着以往的一点积蓄过日子,家境怎么可能不苦?
      征缅战死的明瑞,曾经回忆说,自从玛法李荣保被革职赋闲之后,他们家里真的是,吃了上顿,愁下顿,衣裳上都打着补丁。
      不过,明瑞也是幸运的。因为,乾隆的元后富察氏,和他的阿玛傅文,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
      等傅文袭了一等承恩公后,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日子这才逐渐有了起色。
      马车离开了畅春园之后,康熙信口问胤禑:“洋婆子的滋味如何?”
      没外人的时候,康熙的八卦之心,比谁都浓厚。
      宽大的车厢里,就父子二人而已。张廷玉的马车,在后边跟着。
      “洋婆子不爱干净,一直不习惯用青盐刷牙,更不爱洗澡。臣儿命人死盯着,这才迫使她更爱干净。”胤禑笑嘻嘻的说,“刚开始,洋婆子的身上,多少有点狐臭,口气也很重。每天用青盐刷五次牙,洗五次澡,拔干净腋毛,在腋下长期夹着檀香片后,身上清爽多了,也就没气味了。”
      “唉,你小子啊,还是节制一点,免得死在女人的肚皮上!”康熙的嘴巴上这么劝胤禑,心里却很满意胤禑的荒唐表现。
      君父,先君后父嘛!
      实际上,给皇帝当儿子,没点绝活,真的很难混得滋润。
      就说老五吧,他以前确实汉话不流利。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政务历练后,他早就可以用汉文写题本了。
      可是,只要是公开场合,老五就只说蒙语。
      老七就更绝了。
      老七的鞋底只要垫的足够厚,完全可以走路不瘸。
      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老七走路,永远都是一瘸一拐的样子。
      胤禑没有残疾,也不可能只说蒙语,他只能装作好色如命,犹爱熟妇了!
      现在,胤禑玩得很出格,居然在王府里藏了一个鬼畜洋婆,康熙对他就更加放心了。
      不结党、好色、还很爱银子的胤禑,康熙想拿下他,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不能有威胁到皇位的内部敌人,这个才是帝王心术的真谛!
      当年,老奴建立后金之后,想方设法的整死了弟弟舒尔哈齐以及长子褚英。
      皇太极登基之后,绞尽脑汁的弄死了旗主阿敏,并一直打压礼亲王代善。四大贝勒之一的莽古尔泰,若不是死得早,肯定也是阿敏的凄惨下场。
      多尔衮要想专权,就必须搞死豪格。
      康熙想熬到闭眼才交权,一定要废了太子。
      相对而言,康熙不杀儿子,手上没沾血,比起后金的列祖列宗们,还是仁慈了许多!
      康熙串门子,特别喜欢搞突然袭击。
      等马车抵达马齐的宅前时,御前侍卫们已经彻底控制住了门禁。
      康熙领着胤禑和张廷玉,一起往里走的时候,忽然听见内院传出的吵架声。
      “阿玛,您不能总贴补二弟吧?”
      “阿玛,不能太偏心了,二哥的妻族,富得流油,不需要您老贴补。”
      “阿玛,家里还有五个弟弟没有成婚,总不能把家当都给了二哥吧?”
      俗话说的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康熙站在原地,伫立良久,听了满耳朵的家长里短。
      “唉,马齐也不容易啊!”康熙这么一感叹,胤禑也就明白了,他那天的“无心”之说,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算了,不见他了!”康熙掉头就走,胤禑和张廷玉也跟着一起出来了。
      出了马齐的宅子后,康熙领着胤禑、张廷玉,一起去吃王记馄饨。
      馄饨,在宫里的叫法是:太平饽饽。
      王记馄饨的特色是:鸡汤打底,皮薄馅大,配料有:香菜、冬菜、紫菜、虾皮、卤虾油、胡椒粉、茱萸粉。
      吃的时候,在热气腾腾的汤汁里,再加点酱油和醋,洒一把嫩葱,那叫一个地道!
      值得一提的是,王记馄饨店的老王,原来是做鲁菜的师傅。
      因为得罪了东家,老王在京里的鲁菜界混不下去,被迫改做馄饨。
      所以,打底的鸡汤里,吊了晒干磨细的海肠粉。
      提鲜的海肠粉,才是王记馄饨店的真正灵魂!
      王记馄饨店的门脸极小,店内只摆得下两张四方桌。但是,门脸的狭小,丝毫也不影响生意的火爆。
      康熙和胤禑他们到的时候,馄饨店的门前,早就排起了长队。
      体验生活嘛,排队才有乐子!
      店内的东家和师傅真有绝活,不仅是两口大锅煮馄饨,而且,包馄饨的师傅加学徒多达六人。
      康熙他们只排了半刻钟的队,就每人端着一碗香喷喷的馄饨,站在街边享用美食。
      这时,纳喇善也买来了“糊塌子”和豆芽菜卷饼。
      咬一口糊塌子,喝一口熬了一夜的浓鸡汤,康熙吃得兴高采烈。
      美中不足的是,街上刮起了不小的风沙。
      馄饨碗里,难免要多了点天降的“胡椒面”了!
      可是,康熙吃得很欢快,胤禑也没胆子嫌弃细砂了。
      反正吧,回去之后,胤禑肯定要大量的喝水,免得大颗的肾结石堵死输尿管,导致的痛不欲生!
      吃罢了馄饨,康熙又领着胤禑和张廷玉,一起去听戏。
      天色全黑后,由乌林拿着胤禑的腰牌在前头开道,康熙又领着大家,去了妙吟小班。
      康熙不是同治,他和传教士们有着深入的交流,很是知道梅毒的厉害。
      所以,康熙根本不碰做皮肉生意的女子,即使是清倌人,也从来不碰。
      因为,夜禁之后,京城里的各大知名酒楼,都已经关门歇业了。
      但是,妙吟小班的后厨,却刚刚开始做席面。
      作为超级吃货的胤禑,也觉得康熙的眼光不差。妙吟小班的姑娘们,固然个个标致,但是,她们后厨做的席面,并不比京里最出名的鲁菜馆子差。
      在妙吟小班里开雅间用膳,唯一的缺点就是,银子似流水。
      胤禑真不差钱,还忒有权势。所以,康熙只要出门打牙祭,都是他请小吃,胤禑请上等的席面。
      康熙他们正喝茶的时候,闻到味的隆科多,马不停蹄的赶来了。
      还没进门,隆科多就在回廊里,爽朗的笑道:“愉王爷,今儿个,奴才必须请客!”
      胤禑不想惹康熙的猜疑,便故意没吱声。
      等隆科多大摇大摆的进来,陡然看见康熙的时候,腿一软,当即趴到了地上。
      “奴才隆科多,恭请圣安!”
      “既然来了,就随便坐吧,今儿个,是小十五请客!”康熙的态度很温和,只因他信得过隆科多。
      步军统领如果所托非人,像托合齐那样的噬人毒蛇,康熙就没办法安枕了!
      鄂伦岱和隆科多,都是康熙的表弟。
      但是,鄂伦岱是个惹祸精,而隆科多早在二十年前,就是康熙的包打听了。
      既然张廷玉都坐了,隆科多便大着胆子的坐到了胤禑的下首。
      菜上齐后,因身边的都是近臣,康熙的吃相就不怎么雅观了。
      没办法,和这里的美味佳肴相比,宫里的那些个煮得发黄的烂菜和冷菜,只能归入猪食一类。
      趁热吃,才是中华美食的精髓!
      很可惜,康熙绝大部分时间,吃的都是冷菜和少量的温菜而已。
      要不,康熙怎么会,隔三差五的就带着胤禑,在外头打牙祭呢?
      膳罢,康熙不想回宫,径直吩咐胤禑:“去你那里暂歇一宿!”
      谁料,康熙的一只脚,刚迈进愉王府的正院,就对胤禑说:“去,把你藏着的那个鬼畜洋女,叫来给我瞅瞅。”
      不大的工夫,亨利小姐被领到了康熙的面前。
      康熙仔细的打量了一番,无声的挥了挥手,打发亨利小姐走了。
      由于胤禑故意没介绍,亨利小姐一直被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刚才是康熙当面。
      “唉,非我族类,真心看不惯啊!”康熙轻叹着发牢骚。
      康熙不是朱温那种人渣,胤禑丝毫也不担心,他会横刀夺爱。
      说白了,只要康熙给传教士们打个招呼,欧洲的王室公主们,随便他骑。
      满足了好奇心的康熙,洗漱完毕后,和衣坐在床上。
      坐在床边的胤禑,绘声绘色的给康熙讲西游记的故事。
      位置不同,看法肯定也不同。
      康熙笑着说:“很多妖怪打不死,就因为靠山太硬。比如说,你身边的乌林,谁敢碰他半根手指头?”
      当晚,康熙睡在床上,胤禑照例把铺盖摊在了床边的脚踏板上,和衣而眠。
      这一次,卧室里,除了康熙和胤禑之外,就是值夜的魏珠了。
      门外站着的纳喇善,心里比谁都清楚,康熙对胤禑的信任,远超寻常君父和臣儿。
      ps:还有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