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Z世代艺术家

  • 阅读设置
    第17章 知而不顺,我命应由我,不应由天
      2000多字的长文,一口气念完,中间没有任何人打岔。
      但是等到最后一个音节落定,房间里马上就被混乱淹没了。
      新概念作文和理科竞赛不一样,没有固定标准,所以谁的文章好谁不够资格拿奖,全靠评委们据理力争,换言之……吵。
      会议室里不是第一次开吵,他们也不是第一次相争,只不过,这一次格外激烈。
      余华第一时间冲到曹老师面前:“稿子给我,你那含含糊糊的京腔算什么普通话!我再仔细看看。”
      曹文轩脸一垮,反手把稿件塞给苏童。
      苏童笑嘻嘻拿走稿子,然后一扭身躲开余华:“你会看个屁,等着!”
      韩少原看着他们闹,摇头感慨:“这不是中学生作文。”
      复旦导师陈思和幽默接口:“也不是大学生作文,我的学生是什么水平,我最清楚。”
      赵长天叹息道:“一篇《青春》,一篇复赛苹果,一脉相承,简直是写尽了青少年的野性和叛逆……”
      “那可不仅仅是叛逆。”
      叶兆言立即反对:“那是被家庭被社会多方面挤压形成的回响!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我甚至觉得他描写的是一种普遍现象。”
      “对,这绝不是无病呻吟,很真实,很沉重。”
      铁凝老师表情沉肃,甚至开始自我反省:“我儿子正在青春期,我感觉我对他的教育也不够贴心和尊重,很多时候都失之粗暴,所以他经常跟我对抗。现在,看到小方的文章,我是真的很受触动。”
      女作家们顿时有千言万语,一句接着一句。
      “现在的孩子确实难管,你可以批评他,但是你得有一个明确而正确的理由,如果只是为了批评而批评,一定会出现文中的状况。”
      “我家那个更操心,他倒是不反抗,可也不交流,什么都不跟我们讲,累啊!”
      “那不用想,肯定是你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伤到他的自尊心,然后也没注意,给忽视过去了。”
      “其实当年咱们也有自尊,小时候,我曾经因为撒谎而被狠狠打过一顿,但我真没有撒谎,只是他们怎么都不肯听我解释,几十年过去了,童年里惟有这一件事叫我记忆犹新……”
      “童年缺失,方星河的脑子怎么长的?总结得真好。”
      “哎,教育孩子可太难了,以后真得注意,不然你把他养歪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歪的。”
      老肇紧紧皱着眉头,十分不悦:“太危言耸听了!难道父母打了孩子一顿,就彻底杀死掉了他的灵性吗?我们哪一个人不是在父母的棍棒下成长起来的?文章很好,煽动性很强,可这个孩子太偏激,太功利!”
      “停停停,不要上升到作者本人。”
      王蒙主席控制了一下局面,让几位年龄大的老编辑不能继续借题发挥。
      他点评道:“虽然确实有一点煽动对抗鼓励复仇的偏激,但是咱们办新概念要的就是这种真实、自然、生动的反应,看到这篇文章,我个人真的很高兴很高兴。”
      叶辛马上同意:“蔡元培提出文学要具备人文性、审美性的功能,要能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精神,孕育人文情操。
      方星河小小一篇应试作文,居然全都做到了,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少年。”
      老邢抿了抿嘴,坚持道:“我不喜欢,这种文章会带坏青少年的。”
      李其纲马上打圆场转移话题:“这孩子真奇怪,他怎么连《抱朴子》都看过?你们谁看过那东西?”
      房间里顿时响起一片轻笑声,大家纷纷摇头。
      “我没有。”
      “我也没有。”
      “我最菜,我甚至连文康是谁都不知道。”
      “哈哈哈哈!”
      “行了,聊正事,谁想给他的文章写评论?”
      “我我我!”
      “我来,必须我来!”
      王亚丽她们三人回到办公室时,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幅场景。
      一群大作家大教授,正挤在一块儿吵吵闹闹,谁都不让谁。
      “这是怎么了?”
      铁凝满脸无奈:“都在争着给小方的作文点评呢……你看看余华!”
      余华拽着苏童的胳膊耍赖,而苏童说什么都不松手,把方星河的稿件举得高高,呵斥着:“你给人写过序吗?你懂什么叫点评?撒手撒手,让我先来!”
      王亚丽和陈丹娅还没有看过方星河的复赛作品,见状不由面面相觑。
      “有那么好?”
      “只会比你想象得更好。”
      王亚丽三人愈发心痒难耐,可是实在挤不进去,只好追问一些细节来满足好奇。
      “所以,他到底写了什么?”
      铁凝随手把誊写前的草稿纸递了过去,陈丹娅低头看下去的第一眼,便看到一股子浑然天成扑面而来的恢弘气魄——
      《知而不顺,我命应由我,不应由天——观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有感》
      “嘶……”
      陈丹娅倒吸了一口凉气,浑身酥麻。
      ……
      第二天上午,方星河收到了意料之中的通知。
      获奖了,下午去宾馆会议室领奖。
      b组的一等奖,轻轻松松。
      他对着镜子抚平衣服,仔仔细细将中山装的领子扣好,只露出里面白衬衫的边沿,再用发蜡抓了抓头发,顿时帅成了一道红色闪电。
      可是心机boy仍然嫌弃冲击力不够狂猛,于是又把精心挑选的纯银耳钉戴在了左耳上。
      一边戴,一边骂:“狗日的《古惑仔》,带坏了多少小孩!”
      感谢农安那个小地方,只有打耳洞的店,没有好的纹身店,否则以小方当初的那个张狂劲儿,肯定早就把青龙白虎请上身了。
      只能说,很幸运。
      和纹身相比,打耳洞真的只是小事。
      其实方星河本人并不喜欢戴首饰,但是喜好归喜好,工作归工作,为形象负责是明星的职业道德。
      既然决定要走星路,那就没必要扭扭捏捏,一切都为吸粉服务。
      所以他骂骂咧咧的跑遍了县里所有首饰店,细致而冷静的挑出了好多套搭配。
      这就叫专业素养。
      搁到后世那个审美多元化的时代,耳饰作为重要的造型构成仍然能吃掉很大一块儿专属偏好,放到现在,威力只会更强。
      毕竟此时年轻人最大的叛逆尚且停留在浩南头、十字架项链和喇叭裤的层面上,都不如下一代的非主流。
      而方总,在下下下一个level。
      终于收拾好出门的时候,正巧碰上对面房间的女孩,小姑娘一抬头,脸蛋唰的一红,马上垂下头,然后贴着墙根往前走,逃也似的。
      呵呵,好可爱的时代~~~
      很显然,效果确实出挑。
      嘚瑟大王扬起下巴,带着美好心情走向会议室。
      一路上,不管谁看到他都要倒吸一口凉皮,西安一年的产量被她们短短几分钟时间干光,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窃窃私语。
      “他好帅啊!”
      太常规。
      “他可真不像个好人……”
      你知道的太多了。
      “看,他就是方星河!”
      咦?名字都传出去那么广了吗?
      “妈呀,待会领奖的时候千万别站到他身边,我可受不了。”
      呵呵,都是哥们,男人何苦为难男人?
      方星河侧头看了一眼嘀嘀咕咕的那哥们,决定待会儿如果有得选,那就挨着他拍照了。
      这不是为难,这是磨炼~
      到了二楼的会议室,里面已经拉上了条幅,布置好了会场。
      工作人员忙忙碌碌,各位评委老师也各司其职,仅有的两个手持相机的记者,都在陈丹娅身旁。
      在方星河进门的一瞬间,王亚丽、陈丹娅、袁敏等女评委就是眼睛一亮。
      但也有几个年长的男性评委,眉头一皱。
      这就叫做有得有失,张扬能够得到更多注视,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多指责。
      但是整体而言,绝大多数评委都对他相当热情,很多人一看到他便笑着点头,很和蔼。
      颁奖仪式乏善可陈,一等奖没少发,一群人举着奖状,在横幅底下排成两三排,等着记者照相。
      方星河“被动的”站到了最中间。
      他没抢c位,但是拍照的记者特意指挥交通:“苏同学,麻烦你往中间站一站!”
      ok,配合。
      然后等他走到中间,旁边那俩哥们就面带惊恐的使劲往侧面挪,小碎步一步两步,似魔鬼的步伐~~~
      咔嚓咔嚓。
      伴随着一阵快门声响,画面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