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Z世代艺术家

  • 阅读设置
    第38章 明天会更好
      第38章 明天会更好
      方星河在候车厅里熬到半夜,把稿纸压在背包上写完了今天的训练心得,上车睡觉。
      下车后,按照惯例去洗个大澡,泡在池子里时,被人围着攀谈。
      噢,出名了啊。
      跟他聊天的有纹龙画凤的年轻混混,有挺着肚子的中年公务员,也有满脸稚嫩的大学生。
      在这座小城里,他已经不再是nobody,有了一点小面子。
      混混兴奋又躁动:“方少你看看我的发型,和你一模一样!帅不帅?”
      方星河竖起大拇指:“丑得很别致,但是自信心很好。”
      对方就摸着后脑勺嘿嘿傻笑。
      大学生替他感到骄傲:“我们同学都问我是不是和你一个地方的,我说是,女生就哇的一声惊呼……”
      “再开学你就告诉她们咱俩很熟,混个对象回来,加油!”
      对方腼腆垂头,视线不好意思的游移着。
      一看就是有了喜欢的人,那就祝你好运。
      中年公务员关心他的家事:“你那个破舅舅处理好没有呢?我哥们是治安所的,提我,好使!”
      方星河笑骂:“你可得了吧,再过两年,你们领导都得给我倒酒。今天你请我搓个澡,到时候我跟领导夸你两句,咋样?”
      池子里顿时爆发出一片哄笑,有打趣有争辩,其乐融融。
      尽管此时的方星河只有一篇作品,但是得到巴金盛誉又拿了中考省一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而未来,会更不一样。
      ……
      收拾利索出来,回家扔下东西,直奔学校。
      才到大门口,便看到挂在栏杆上的大红条幅——
      【热烈庆祝我校初二学生、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方星河同学,以全考区第一名的超优成绩实现我校中考历史的巨大突破!】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方星河总感觉,“初二”那两个字好像比旁的略大一号。
      你们不至于吧?
      推开语文组办公室房门,老房立即冲过来,搂住他一顿拍打。
      “好小子,你可真行!真给我长脸!”
      放开方星河,他又满脸懊恼:“好烦啊,学校怎么就放假了呢?我还想带着你到各年级去转一圈来着……”
      “您可真是不怕遭人恨。”
      方星河被逗笑了,一屁股坐到办公桌上,打趣道:“外面那条幅是谁写的?得亏咱们学校的围墙够长,再短一米都搁不下它。”
      房老师闻言,顿时笑得直拍大腿。
      “你以为凭啥那么精准?黄主任亲自去量的,然后算好了字数,刘校长一个字一个字的琢磨词儿,要的就是从头拉到尾严丝合缝的效果!”
      “晕,真能嘚瑟。”
      “哎哟哟,我滴状元呐,一回来就跟你老师编排我!”
      刘大山忽然摸着肚子笑呵呵出现在门口,非但一点不责怪,反而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中华。
      “来来,老房,辛苦了,抽支烟!大才子,准备好接受表彰没有?”
      方星河果断摆手:“您可千万别指望我上台讲演什么的,我不喜欢,但是如果教育局要开大会,我授权您替我登台。”
      此言一出,刘大山笑得眼睛都没了。
      但他还是假模假样的摇头客套:“我也有表彰,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都一样。”方星河继续坚持,“一事不烦二主,您多出出风头,我拿走实惠就行了。”
      刘大山立即正容:“有有有,学校早都开过会研讨了,咱们三中准备为你提供5万元的特别教育奖励,你赶紧去办一张银行卡,回头财务把钱直接打到你卡里。”
      方星河一愣:“现在都有那玩意了?”
      房老师笑道:“今年刚推出的,以后不用存折了,特别方便。”
      “行,那我明天去办。”
      刘大山马上提醒:“明天教育局和宣传部都要来采访,时间大概是下午2点,去你家,千万记得收拾一下。”
      “ok。”
      方星河懒洋洋点头:“还有别的事儿吗?一次都办利索了。”
      “高中择校。”房老师言简意赅的提醒。
      刘大山也干咳一声,厚着脸皮道:“咱们县里的实验就很不错,师资力量雄厚……”
      “条件。”方星河直接打断,“整点有用的。”
      刘大山面不改色,顺畅至极的改口:“所有费用全免,单独的各种特权,最后,给10万块钱!”
      嚯,真下血本啊?
      三中给5万就够下血本的了,今年的全国职工平均年薪才8000多块钱,5万得攒六年。
      实验能给10万,属实财大气粗。
      不过方星河只是笑了笑,并未因为这个夸张的数字而有任何急切的情绪。
      刘大山又劝了两句,眼看状元郎根本不接茬,只好遗憾且懂事的告辞。
      等他一走,老房马上冲方星河竖起大拇指。“你可真稳得住,幸好幸好!”
      “怎么着,有学校托您开出了更好的条件?”
      “万顺高中。”老房也不卖关子,直白道:“12万,加其余全部特权。”
      好么,一个比一个舍得。
      方星河却仍然不为所动,继续闲聊:“十中和市高呢?”
      “十中在开会,市里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我估计师大附中和吉大附中肯定也有动作,就这几天吧。”
      现在这年月,和后世不一样。
      如今,同省高中可以异地招生,所以下面有什么好苗子,基本都会被上级市高价抢走。
      拼钱拼资源,农安怎么可能拼得过省会。
      方星河对于去哪儿念书没有任何顾虑,离开县里也好,看到舅舅一家三口就烦。
      但是最终还是要看条件,该是我的钱,没理由不拿。
      “我不急,那就等等看吧。”
      “嗯。”老房赞许点头,“你现在是个大名人,校方不图你高考有多好的成绩,单单入学就是最好的招生广告了。”
      “明白。”
      方星河随手把报刊架上的所有报纸一卷而空,转身出门。
      “那您忙着吧,我回去看看现在的舆论到底是怎么个操性了。”
      其实也没什么新鲜的。
      陈佳勇热度消退,而由好大哥激发的教育讨论热火朝天。
      如果从中考开始算起,这点破事儿已经吵了一个月,仍然没有丝毫结束的迹象。
      至于么?
      至于。
      1999年的社会各界到底有多迷茫,生活在新时代的年轻人永远不会懂。
      这种迷茫不是文艺青年口中无病呻吟的呐喊,而是真实存在于各个角落的未知。
      比如教育,知音夸日本学生素质高,意林夸德国孩子打小严谨并且尊重科学,读者天天吹嘘只有美丽灯塔的素质教育才能推动伟大文明。
      倘若你是一个用6g网冲浪的z世代,你只会感到可笑,这他妈都是什么跟什么?
      但在眼下,好多教育工作者自己都精神分裂。
      我们的教育到底行不行?
      别问,问就是不行。
      哪儿不行?
      不知道。
      那怎么改变?
      开始吵。
      学美学英学德学日,以及坚持原本路线不动摇,又或者积极探索更适合国情的教育路线……
      单单方向就有七八个之多,落到具体细节上,同方向内部也没有统一意见。
      最离谱的是,这年头的三哥家都有人吹……
      方星河翻遍了报纸上的讨论,有价值的东西寥寥无几,倒是见证了又一场反智狂欢。
      “读书有什么用?”
      “不上大学也能成才!”
      “应试教育就是限制人的发展。”
      南方系报刊左右互搏,看似公平公正,却顺利的带起了节奏。
      其余的蠢坏媒体跑步跟进,让这场热闹的骂架传遍社会每一个角落。
      而韩涵,则被裹挟着成为了一面旗帜,顶在风口浪尖。
      他本人意识到了吗?
      恐怕没有。
      方星河依稀记得,好大哥直到拍电影之前,一直都被公知群体顶在最前面当枪。
      南方系媒体给他颁发了一系列牛逼称号。
      然后这货就洋洋得意,自诩不凡,结果后来又自己反省:我是一个很失败的例子,不值得效仿。
      只能说,人的成熟需要时间。
      而现在并不成熟、浑身怨气的韩涵,太适合成为眼下这个时代的青少年偶像。
      其实方星河刻意营造出来的形象同样如此,只不过,他要站在“为意气而意气、为愤青而愤青”的对立面。
      努力了那么久,是时候摘取胜利果实了。
      大抵上,就在明天。
      **************
      你们啊,不会算账。
      现在每天两小章,平均更新5000字,上架之后每天一大章,基本4000字,哪个多?
      其实我好多天都是两章6000字的,手指都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