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 阅读设置
    第143章 发财这件事!
      第143章 发财这件事!
      刘师长这话不是在吹牛。
      晋东南十八个县几十上百万老百姓,兵源十分充足,而且参军十分积极。
      目前日军还没有大举进攻晋东南,在晋东南驻扎着中央军、晋绥军、八路和川军等各个部队。
      但即便八路军初来乍到,老百姓还是最欢迎八路军。
      除了八路军最近打的几个大胜仗之外,也与阎老西为首的军阀和地主压榨老百姓,以及在晋东南活动的地下党和游击队等有关。
      “一口吃不成胖子,还是得一步一步来。”
      首长点头说道:“目前咱们不仅是缺少粮食和武器弹药,基层军官不足,炮兵等技术兵种更是不足。还没有把晋东南发展成稳固的根据地。”
      刘师长和副总参谋长皆是点了点头。
      敌后游击战的精髓,就是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为游击战争的开展提供战略基地。
      这就是国军效仿八路军在华北展开游击战失败的原因。
      国军所到之处,百姓避之不及,更有国军甚者对待老百姓比鬼子还残忍。
      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游击队就是无根之萍,不可能取得成功。
      副总参谋长道:“日军的下一步作战计划,应该会进攻咱们八路军了,咱们应该尽早做好应对准备。”
      “虽然咱们在晋东南太行山开辟根据地。”首长道,“但是战斗不能停,要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广泛开辟敌后战场,充分利用晋省特殊的地理环境,深入开展山地游击战,机动灵活的打击鬼子。”
      ……
      为了躲避鬼子轰炸机编队的攻击。
      新三团、独立团和新一团,返回晋东南根据地时依旧是昼伏夜出。
      虽然新一团的临时反坦克营装备了24门20毫米机关炮,各团也装备了相当数量的机枪火力,可以对空形成火力网,起到不错的防空效果。
      但是。
      高空打低空依旧占据优势,目前部队的防空训练不足,搞不好部队会出现巨大伤亡。
      防空这件事,没有充足的把握,李云龙是绝对不会拿战士们的生命去冒险。
      即便是李云龙这种身经百战的指挥员,在面对鬼子飞机那种巨大的轰鸣时,心底依旧能升起一些恐惧,更别说手底下的战士们。
      不过。
      以后防空火力强大了,打下一些鬼子飞机来,这种恐惧就能消散不少。
      这次作战,临时编成的2个部队临时反坦克营和临时炮兵营,在任务结束后自动解除编制。
      各部队的战士各回各家。
      部队是凌晨时分抵达的上庄村,当天上午丁伟和孔捷就将李云龙给的24门炮俩,喜滋滋的带着返回了各自驻地。
      由于李云龙答应多给一些巴祖卡和火箭筒,以及怕丁伟和孔捷藏着掖着。
      所以李云龙将给丁伟和孔捷的粮食,换了一种给法。
      过几天新一团要广招兵王参加特种兵选拔的集训。
      丁伟和孔捷两个团可以派最精锐的战士过来参加。
      每成功入选利刃突击队1人可以获得10吨粮食,每10吨粮食包含1吨土猪肉罐头。
      丁伟和孔捷当场答应下来,不仅有巴祖卡和厄利孔,还有粮食。
      这波不亏且血赚。
      李云龙算盘打得刷刷响,自然更是没亏过。
      安顿好战士们后,李云龙打电话向旅部汇报了一下情况,让小张给林老板发了一份电报。
      吃完张虎端进来的早饭,李云龙往床上一躺。
      秒睡。
      等李云龙醒来已经天黑,他看了看手上的腕表,这一觉,自己竟然睡了11个小时。
      连续急行军6天,总路程超过600里,中途还打了一仗,李云龙和战士们都很疲惫。
      不过。
      李云龙明显注意到,这一仗过后,新一团战士们不论是战斗意志还是战斗力,都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就算是参军几个月的战士,这几场胜仗下来,也都成长不少,可以称得上是精锐。
      “还得是多打胜仗才行,打的胜仗越多,老兵精锐就越多。”
      “打的败仗越多,老兵就越少,部队尽是些新兵蛋子,能有什么战斗力?”
      “新兵完成训练后,得想办法让他们尽快提高战斗力,好发更大的财。”
      李云龙盘坐在床上,双眼微眯,目露思索。
      发财这件事。它是能让人上瘾的。
      李云龙尝到了杀鬼子可以获得武器装备的甜头后,吃饭、睡觉甚至上厕所都在琢磨着怎么多杀点鬼子。
      为了少牺牲战士,为了多杀鬼子。
      为了多杀鬼子,多赚武器弹药。
      一切为了收成。
      就在这时,钟志成掀开门帘走了进来,神情一喜:“老李,你醒了?”
      现在钟志成是越来越佩服李云龙了。
      这个比他小几岁的云龙老弟,这次率部队又打出了惊人的战绩,以微小的伤亡取得了全歼日军毒气大队和击毁日军28辆坦克的辉煌战果。
      反正钟志成觉得自己打不出来这种战绩,率部队去太谷偷袭鬼子,想想都让他心惊肉跳。
      钟志成是稳健型战术指挥风格。
      而李云龙是胆大包天型战术指挥风格,在战场上喜欢出其不意。
      前者稳扎稳打,不会犯什么错误,但是比较难以打出漂亮战绩。
      后者奇袭冒险,风险比较大,但是往往收益比较高,能够在关键时刻能够取得令人惊叹的胜利。
      李云龙淡淡点了点头:
      “嗯。”
      随后钟志成让警卫员端进来一碗油泼辣子面,扑鼻而来的油辣子香味,让李云龙食指大动。
      自从收货了林老板提供的300吨粮食后,战士们的伙食提升了一大截,一名战士每天至少有一顿肉,菜里也是油水充足。
      这么多的粮食和武器弹药,堆起来差不多有小山高,老百姓家里转不下。
      好在在上庄村的后山有一个较大的山洞,正好用来作为新一团的仓库,装新一团的武器弹药和粮食。
      李云龙在那大口吃着,钟志成道:“老李,特务连的战士们都回来了。”
      “怎么样?”
      李云龙神色一动,一边往油泼面里倒老陈醋,一边问道:“林老板提供名单上的人都招回团里了么?”
      “名单上的人都招回团里了。”
      钟政委点头,“这些人一听说参加的是八路军新一团,团长是李云龙,当场就参加了八路军。不过有一个例外。”
      李云龙问:“谁例外?”
      “孙德胜。”钟政委道,“他是石友三麾下的骑兵连长,根据林老板提供的信息,特务连在晋南找到了孙德胜,石友三投靠了宋哲元,当上了29军的师长,石友三对孙德胜有救命之恩,他不愿意加入咱们八路军。”
      石友三这人李云龙听说过,此人出身西北军,冯玉祥的骨干将领之一。
      在军阀混战时期,他三次叛冯,后来投老蒋又反蒋,还投过东北军,现在又投了宋哲元。
      出了名的倒戈将军。
      “不愿意就算了。”李云龙无所谓道,“石友三这小子投机钻营,反复无常,脚踏两只船,这样的人能带出什么好兵?”
      不过既然是林老板推荐李云龙也没有将孙德胜的名字在名单上划掉。
      钟志成又道:“但是孙德胜到咱们团来了。”
      “不是不愿意加入我们八路军么。”李云龙微微一愣问道,“他怎么又来了?”
      钟志成道:“是连长魏强,他怕完不成任务,带人把孙德胜给绑了带回来。”
      “这不是乱弹琴吗?”李云龙脸色一沉,“招兵哪有兴绑票的?这要是传出去,不是败坏咱老李的名声么,劳资以后还要在这一带混呢,不能让别人说我们八路军新一团是专绑票友军的部队,去把人给放了,发两块银元的路费,让他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小张,油泼辣子面再给我来一碗。”李云龙对钟政委的警卫员说了一句。
      老李懂强扭的瓜不甜的道理,既然对方不是心甘情愿加入八路军新一团,就算绑票来的也没用,反而败坏名声。
      钟政委说道:“我已经关了魏强的禁闭,不过现在孙德胜不走了,要留在咱们八路军新一团打鬼子。”
      李云龙神色一愣:“这又是为啥?”
      钟志成便道:“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打算的,给他2块银元的路费,不过我看这孙德胜是条汉子,于是给他看了咱们团打胜仗的缴获,以及讲述了咱们团这段时间杀鬼子的战绩,他很激动的表示自愿留在咱们新一团杀鬼子。”
      “哈哈。”李云龙笑道,“不愧是钟政委,这思想工作做得确实不错。”
      第二碗油泼辣子面端上来,李云龙再次狼吞虎咽起来。
      钟政委笑道:“这可不是我的功劳,是你的功劳。”
      “扯淡,孙德胜这人我都没见过,怎么可能是我的功劳?”李云龙说道。
      钟政委道:“这小子现在很崇拜你,说参加八路军新一团,就是冲着你的名声。”
      李云龙道:“这人怕出名猪怕壮,太出名了不是什么好事。不过算算时间,115师独立团的熊尚林差不多也快到了,等这位代理队长到了之后,咱们团的利刃突击队,也该正式成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