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阅读设置
    第261章 臣,弹劾高阳县子以权谋私
      第261章 臣,弹劾高阳县子以权谋私
      “臣,弹劾高阳县子以权谋私,勾结突厥走私出境,中饱私囊。”
      大朝议上。
      才刚刚开始,便有御史出班,一开口就给温禾定了一个大罪。
      如今军饷贪墨案才刚刚结束,此刻便有人来弹劾温禾中饱私囊。
      皇位上的李世民,眼神顿时阴郁了起来。
      他目光朝着下方扫去,想找寻温禾的身影,忽然才想起他之前答应过温禾,允许他不来早朝。
      “咳咳。”
      李世民轻咳了一声,面色赫然肃穆问道:“虽说朕允许风闻奏事,然若是污蔑,朕也绝不轻饶。”
      说罢他特意朝着魏征看去。
      想看看这御史出班弹劾温禾,是不是他的意思。
      察觉到李世民的目光,魏征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除了前者太极殿内,并无人发现。
      “启奏陛下,此事臣已有证据,高阳县子利用百骑,与突厥人勾结,派遣商队走私盐、茶以及其余突厥所需之物,换取钱财与羊毛。”
      “据臣所知,那羊毛前日便入了长安,正在德安坊内,只要一查便能知晓。”
      御史说着话,却没发现李世民此刻脸色的异样。
      尚书省和中书省以及兵部的人,眼中好似都要喷火似的。
      他们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有人盯上了温禾的羊毛了。
      还让御史来发难!
      边境府兵的一万件冬装,可都要靠着温禾的这一批羊毛。
      这件事情牵扯的可不单单是兵部,中书省和尚书省都有联系。
      这个件事情本就是李世民和中书省确立的,而后让尚书省答应兵部,并且准备派人去接触温禾,询问价格。
      兵部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已经开始动员府兵的家眷了,不日就会有人作为代表来和皇后学习编织毛衣。
      如今这一切都要开始了,却偏偏遇上人弹劾!
      御史弹劾可不是单纯的在朝廷上说说就好,特别是此人还说温禾勾结突厥,利用百骑中饱私囊。
      即便他们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这种事情毕竟是台面下的,不能公之于众。
      所以就必须要调查。
      如此一来,岂不是耽误时间了。
      “启奏陛下,臣有一言。”
      只听一声浑厚的声音,温彦博突然出班。
      见状,文臣班列中,不少士族的人脸色都变了又变。
      更有甚者在心中将他咒骂了一遍。
      “温卿有何话说?”
      看着温彦博,李世民玩味的笑了起来。
      他自然知道最近太原温家在想什么。
      温家在世家中名望不算低,但也不算太高。
      而在朝中嘛,如今官职最高的只有这温大临了。
      所以他们想拉拢温禾。
      对此李世民倒是不介意,如果能借此拉拢一些世家的人,分化关陇和北方的世家,也算不错。
      就是温禾那竖子,是个死脑筋的。
      肯定是以为朕又要忌惮他了。
      李世民在心里骂着温禾的时候,温彦博正向他行了一礼,说道。
      “臣以为,方才御史弹劾纯属子虚乌有,据臣所知,高阳县子派百骑之人去突厥乃是为了探查军情,至于说什么行商,不过是为了掩护真实目的罢了。”
      “而羊毛之事,据臣所知,此物去味之后能够御寒,而且价格低廉,若是能制作成衣物,便是惠及万民之事。”
      “如此忠君体国之少年,竟然有人无耻的诋毁,臣羞与此人同朝为臣,若非陛下圣明,知晓高阳县子之品性,没被此人蒙蔽,只怕高阳县子要寒心了。”
      温彦博正义凛然的说着,又是骂了那个御史,又是夸了李世民。
      最重要的是,他和李世民说清了温禾的重要。
      那御史闻言,脸色顿时铁青:“狡辩,即便羊毛能惠及百姓,也改变不了他利用百骑为自己谋私之事,如此行径误国误民,臣以为当将其驱逐出朝。”
      这御史也是被逼急了。
      若是不能确定温禾的罪,那他这位置可就保不住了。
      虽然身后的人承诺过他,会举荐他孩子进太学,可若是他没了官职,日后还不得被那些人弃之敝履。
      “此事乃是朕之决意,你是觉得朕也误国误民,也该被驱逐出朝了?”
      一声冷漠的声音,赫然从皇位上传来。
      那御史脸色一变。
      他并不惊讶这件事情背后是李世民,而是吃惊,皇帝陛下竟然承认了这件事情。
      “你这逆贼,你可知一万多府兵今年无冬衣过冬,若无这些羊毛,难不成要让他们在冬日里顶着寒风守卫边城!”
      李世民都下场了,作为他最忠心的臣子,长孙无忌又怎么可能缺席呢。
      虽然他也并不想为温禾说话。
      但此时也不得不站出来。
      而他话音刚刚落下,在他左前方的李靖神色一沉,也出来,盯着那个御史:“敢问尊驾,那一万去北方的府兵该如何过冬?”
      “这,这,朝廷自有法度,总不能因为此事,便乱了法……”他话说到一半,顿时停住了。
      要说温禾乱了法纪。
      可刚才陛下说了,这件事情是他做主的。
      那如此岂不是说,陛下乱法了。
      他顿时汗流浃背,连忙朝着班列中寻找盟友。
      之前那些支持他的的人,此刻却都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背。
      御史咬着牙,最终还是没崩住,向着李世民一拜:“臣,错了。”
      “罢了,知错便好,日后莫要这般无端的指责同僚,虽然朕许风闻奏事,但也不能无端指责,魏卿可认同否?”
      谁也没想到,李世民突然将矛头指向了魏征。
      后者闻言,有些坐蜡了。
      当初是他建议李世民开启风闻奏事的,可没想到,手下的御史竟然会如此。
      “臣失职了。”魏征倒是不扭捏,出班认错。
      李世民见状,心中别提有多高兴了。
      ‘你这田舍翁,也有今日。’
      不过表面他依旧还是装着大度:“此事非卿之过。”
      “谢陛下。”
      魏征不禁苦笑。
      李世民更得意了。
      至于那个御史,不过是个小人物罢了,等回了御史台,魏征自然会找个由头让他调走。
      因为这个小插曲,今日的大朝议李世民也没心思再进行下去了。
      只叫了三省和六部的头头去两仪殿,让其他人散去了。
      半个时辰后。
      两仪殿内,正在议事的众人忽然被突然闯进来的内侍打断了。
      李世民顿时眉头紧锁,还没等他质问,就听那内侍慌忙说道。
      “启禀陛下,高阳县子在玄武门外行凶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