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 阅读设置
    第245章 钱能通神 钱亦可养兵
      第245章 钱能通神 钱亦可养兵
      对于允祯这个儿子,乾熙帝谈不上特别喜欢,但也不讨厌。
      说白了,在乾熙帝心里,允祯的定位一直很明确:这就是一个能干的儿子。
      当然了,这也跟乾熙帝儿子实在太多有点关系——孩子一多,注意力自然就分散了。
      允祯恭恭敬敬地行完礼之后,乾熙帝淡淡地开口道:“弘昀的身体怎么样了?”
      一听到老爹提起自己的儿子,四皇子本来就不苟言笑的脸上,顿时又多了一层凝重。
      他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还是老样子,虽然没见加重,可总归是有点虚弱。”
      乾熙帝叹了一口气,而后道:“张老御医擅长小儿科,今儿你就让他去看看。”
      “给弘昀开一些调理的方子。需要什么药,外面要是难找,就直接从御药房准备,从那儿拿就行了。”
      四皇子连忙跪下:“多谢父皇恩典。”
      乾熙帝又跟四皇子聊了几句家常,四皇子就借机呈上了手中的奏折:
      “父皇,儿臣奉旨查办内务府,这是最终的审查结果。”
      说着,他把奏折恭恭敬敬递了上去。
      乾熙帝接过来奏折扫了几眼,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
      他早知道内务府这帮家伙手脚不干净,大多贪婪,平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这回,他们实在有点太过分了!
      奏折前面那些内容,他根本就没有细看。因为这些基本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直接翻到了长白山人参盗采的部分。
      在这一段,乾熙帝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
      比如,宜妃的父亲三官保、索额图的兄弟法保,还有……
      看着这些熟悉的名字,乾熙帝的神情,又从愤怒逐渐转为平静。
      甚至可以说,冷静得让人害怕。
      他合上奏折,淡淡地问:“他们倒卖人参,一年能捞到手里多少钱?”
      四皇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低声回道:“儿臣不敢妄断,但是,光是在江南,一支十年参就能卖到百两银子。”
      一根人参就百两,一年下来,倒卖的数量又何止上千!
      这还只是十年龄的,要是几十年、上百年的呢,又该多少钱?
      几十万两银子总是有的。
      这些,本来都应该是乾熙帝的钱,不过此时,他并不在乎这些自己的钱,因为他气的不是钱。
      他声音低沉:“几十万两银子,这么多银子,他们打算用来做什么?”
      四皇子差点就把邬思道的话抖出来,但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是谨慎地说:“这儿臣不清楚。”
      “不过据儿臣所知,他们本不该缺钱才对。”
      这话一出,乾熙帝的脸色更难看了。
      三官保在内务府当差,又是宜妃的亲爹,而且,还管着内务府在盛京那边的皇差,怎么可能缺钱?
      索额图更不用说了!
      他家世代宰辅,一年光收的银子就数不过来,自己还做了十多年大学士,家底厚得吓人。
      这么有钱,还要拼了命地冒险去捞钱?
      索额图到底想干什么?
      他需要这么多银子,是打算用在什么地方?
      一个个念头在乾熙帝脑子里翻涌,他的脸色也越来越沉。
      四皇子静静地观察着乾熙帝的表情,心里觉得,自己这一次的事儿应该是办成了,要不然父皇的神色,就不是这样的。
      允祯既然有心争位,那除了太子,他研究得最多也最透的就是乾熙帝。
      毕竟能不能上位,还得看这两位。
      太子不倒,他没机会;当然,如果得不到乾熙帝的看重,他同样难以继承大统。
      乾熙帝总自以为自己相当精明,能一眼看穿别人的手段。
      可是,他独独忘了,他在琢磨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早把他摸透了。
      他那些小动作,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想干嘛呢。
      “你先退下吧。”乾熙帝朝着四皇子挥了挥手。
      以往乾熙帝让离开的时候,允祯常常会再多说两句,但是这次,他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该说的已经说了,再说反而坏事。
      所以他选择沉默。
      不过,就在他快走出房门时,乾熙帝忽然又道:“今天这事儿,不准对外透露半个字!”
      “儿臣遵旨!”四皇子强压住内心里的兴奋,恭恭敬敬地回话。
      父皇这么谨慎,是在防谁?
      除了太子,还能有谁!
      父亲如此郑重,提防的是谁呢?
      除了太子还有谁!
      等四皇子一走,乾熙帝拿着那份奏折看了又看,久久没有放下。
      他脑子里反复琢磨着一句话:
      搞了这么多的钱,究竟拿去干什么了?
      索额图明明不缺钱却还要疯狂敛财,那只能说明——有人很喜欢钱。
      谁喜欢钱呢?
      乾熙帝的脸色越来越沉,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发作,只是默默把奏折放到了一边。
      将奏折收起之后,他又拿起另一份奏折,是礼部和理藩院联名递上来的,内容是关于尼古拉子爵亲自向乾熙帝递交国书的事情。
      对于这件事,乾熙帝还是非常感兴趣的——不但可以打压罗刹国的气焰,又能镇住那些蠢蠢欲动,不够安分的部落,可谓一举多得。
      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顺便彰显一下他这个皇帝的文治武功。
      只不过现在他对于这件事情,有点不是那么喜欢了。
      他翻看了一眼折子,然后直接在上面批了一句:“着索额图参与这次仪式。”
      写完这些,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又在索额图名字下面,加上了“明珠”二字。
      做完这些,乾熙帝的表情这才恢复了正常。
      但他身上那股似有若无的杀气,却让守在门口的梁九功后背发凉。
      梁九功跟随乾熙帝这么多年,这种气氛他不是头一回感受了。
      而每一次乾熙帝这样,都会意味着——有人要倒大霉了!甚至,会有无数人头落地。
      这一次,又会轮到谁呢?
      沈叶并不知道四皇子已经给索额图上了眼药,当然了,就算知道,他也不会有什么表示。
      此刻,他正悠闲地躺在躺椅上,听周宝汇报小汤山周边土地的收购情况。
      这次真是多亏雅尔江阿“赞助”,帮他省了不少银子。
      再加上毓庆银行资金充足,小汤山周边一带的地,基本上都被他给全买下来了。
      这些地以荒地居多,所以,价格不高。
      但是,等小汤山的行宫一建起来,这里的地价绝对会翻着跟头儿,蹭蹭蹭地往上涨。
      毕竟,天气越冷,乾熙帝就越爱找暖和的地儿待一下,有温泉的小汤山肯定是再合适不过了。
      最多一年的功夫,就能赚它个盆满钵满。
      行宫是得开始筹建了,不过这事儿,还得让乾熙帝点头,倒是可以当作寿礼献上去。
      “周宝,咱们有这么多荒地,抓紧时间多建几个庄子。”
      说到这儿,沈叶又忍不住有点头疼。
      建庄子容易,找可靠的人管理庄子可真是太难了。
      自从跟索额图保持距离之后,他是真觉得自己手头能用的人太少了。
      就拿原太子留下的那批人来说,沈叶现在是有意疏远。至于原因嘛,除了有些人心思不正,有些人能力太差,更重要的是,他们大多跟索额图走得太近。
      说白了,太子的势力基本就是索额图一手搭建的。
      得等索额图倒台之后,这批人才真正开始围拢到太子身边。
      “太子爷,九皇子和十皇子求见。”
      沈叶刚跟周宝交代完,就有小太监过来禀告道。
      平日里,这九皇子和十皇子都是跟在老八的屁股后头转,跟年龄差一截的太子并没太多交集。
      他俩突然一起来,不少宫人都觉得意外。
      但沈叶心里有数:这俩人一起过来,八成是为了快速通道的事。
      于是他点点头:“请他们两位进来。”
      九皇子和十皇子都还没封爵,自然也就没什么俸禄。
      虽说也不缺钱,但手头确实不算宽裕。
      “给太子爷请安。”两人见沈叶站在门口迎他们,赶紧行礼,毕恭毕敬地说道。
      沈叶一摆手:“都是自家兄弟,别这么多礼。”
      “倒是你们俩,我听先生们说,最近的功课可落下不少啊。”
      “过几天父皇要是考校起来,你们还不如下面的兄弟,一不小心输了,那面子上可就不好看了。”
      作为皇太子,沈叶还担着督促未成年皇子功课的差事——毕竟乾熙帝一天天的太忙,根本就没有时间考校皇子们的功课。
      九皇子和十皇子本来就不是读书的料儿,自打沈叶提出天津快速通道的计划后,他俩心思更是完全不在书本上了。
      此时听沈叶提起功课,九皇子笑嘻嘻地说:“太子二哥,我和老十天生就不是读书那块料儿!”
      “回头父皇要是问起来,您帮着我们兜着点呗。”
      “我俩这次过来,就是为了天津快速通道的事儿。”
      “我们前些日子派人在勋贵的圈子里,把这个风声放了出去,现在很多人都表示要参加。”
      “别的不说,光裕亲王那儿,就打算投五万两银子!”
      “现在大家就等天津那边的信儿了,只要陛下一点头,银子就能立马到位。”
      “太子爷,咱们可要尽快给父皇说这件事情啊!”
      沈叶心里估算了一下,就笑着道:“这个你们不用着急,父皇对于你们这件事情也是支持的。”
      “咱们现在,要等待的就是一个合机的时机。”
      “而这个时机,也就要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