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绍 首页

    重生1985:从卖滷鸭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 阅读设置
    第33章 我有一计,可使棉纺厂起死回生
      “没错,对於我们村集体的纺厂现状,我也有所了解。
      我们村纺厂一到春夏季,村民就没活可干。
      这对於一个工厂来说,是不健康的经营状况。”
      梁鸣开门见山的说道。
      “小鸣,到了春夏天,被等產品,根本卖不出去。”
      一名村干部无奈地说道:
      “厂子停工,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被卖不出去,我们就不生產被,我们可以找点其他活干!”梁鸣说道。
      梁鸣这话一出,几名村干部都面面相覷。
      “小鸣,你的意思是?”梁建国知道梁鸣心里肯定有主意了,开口问道。
      “村长,现在市面上的籽油,价格很高,我们完全可以召集工人回来,生產籽油,拿到市面上去卖!”
      梁鸣提议道。
      他说的也不是假话,现在市面上的植物油,以生油和菜籽油居多。
      其中菜籽油的价格相对较低,生油的价格相对较高。
      但性价比最高的,还要数籽油。
      它的出油量適中,价格也不贵,是这个年代,许多农村家庭首选的食用油。
      “生產籽油?”梁建国听到梁鸣这个建议,眼睛也是一亮。
      “没错,我们厂子生產籽油,能通过出售籽油盈利,为村民创造一些收入!”
      梁鸣接著说道:“同时,籽渣之类的生產废料,还能收集起来,卖给有养殖场的村委会,二次创收。”
      梁建国听到这里,觉得梁鸣说得有道理。
      “都听到小鸣说的没,马上去订购一批籽!”
      当即,他就对一名负责纺厂財务的村干部,道:
      “通知厂里的村民,让他们准备回来,生產籽油。”
      “这……”
      谁知那名村干部脸上露出一抹为难的神情。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见到对方支支吾吾的模样,梁建国的眉头微皱,询问道。
      “村长,不是我不想掏钱,实在是现在村纺厂的帐户上,已经没钱了!”
      那名村干部无奈地说道。
      “什么?这怎么可能!”梁建国一听,脸色一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梁鸣也有些惊讶,村纺厂怎么说也辉煌了几年,怎么可能连买点籽的钱,都拿不出。
      隨著那名村干部的解释,梁建国沉默了。
      原来这两年,村纺厂的经营渐渐不行,生產的產品卖不出去。
      赚的钱,扣除经营成本,工人工资等杂七杂八的费用外,就没剩多少。
      到了春夏季,帐上的钱,也就勉强够购买夏冬季,生產被的。
      “不能先把购买的钱拿出来,先买籽吗?”梁鸣问道。
      “订购,是需要打五成定金去的,除此之外,帐上还剩个一两成的资金。”
      那名村干部解释道。
      “剩余的货款,是需要我们纺厂生產了新被,卖出去后,再把剩余的尾款填上……”
      听到这话,梁鸣愣住了。
      他知道村纺厂的形势严峻,没想到如今严峻。
      “唉,是我没能力,没办法为村集体的纺厂的创收!”
      梁建国的脸上也露出一抹黯淡的神色,低声呢喃道。
      听到梁建国这话,四周的村干部都愧疚地低下头。
      梁鸣见到这一幕,思索了几秒,忽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道:
      “村长,我有个主意,既可以让厂里的村民赚到钱,也能让纺厂有些收入,你看……”
      梁建国一听,忙问道:“小鸣,什么主意,你快说!”
      “我出钱收购籽,让村纺厂替我生產籽油,我给厂里的村民开工资。
      除此之外,我每个月还给厂子一笔设备养护费。”
      梁鸣目光直视著梁建国,说道:
      “总之一句话,一切费用我来负责,纺厂只要负责帮我產油就行!”
      “这半年,村集体的纺厂,我承包了!”
      梁鸣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仅是梁建国,就连其他村干部都是震惊譁然了起来了。
      纺厂作为梁家村委会的集体產业,从来都是村委会负责经营管理,並且带著村民们包工联產,最后按户分红。
      像梁鸣所说的被私人承包的形式,还从没听说过。
      “小鸣,你这个想法太大胆了,我们村委会得好好想想……”梁建国有些迟疑。
      “村长,我这想法叫做混合所有制,在大城市,是十分常见的。”梁鸣轻笑道。
      他说的,並不是假话。
      改革开放后,国家放开了个人经营,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私营產品。
      它们的质量更好,更新颖,很快就得到了老百姓的喜爱。
      而国营单位因为决策慢,市场反应迟缓等问题,生產出来的產品,没有竞爭力,慢慢走向没落。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企业制度出现了,那就是混合所有制企业,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半国营半私营制。
      由国营单位出钱,或者出场地,交给私人企业负责经营管理,生產產品,赚的钱按照约定好的分成。
      当然了,梁鸣说的话也是有些水分。
      这种经营模式,在80年代中期的大城市,也不是很多见,只有到了80年代末期,才多起来。
      “村长,眼下的纺厂,只有停工,或者我来承包两种选择。”
      见到梁建国还有些犹豫,梁鸣再次说道:
      “我能带著村民们赚钱,带著纺厂赚钱,不就行了吗?”
      “我在这里,可以向你承诺,籽油盈利后,我可以给厂子1成分红!”
      1成分红?梁建国眉头微挑,顿时就心动了。
      纺厂如果停工,村民们没有活干,也没有了收入。
      纺厂的设备閒置半年,养活费也不低。
      现在梁鸣肯出钱,把厂子承包下来,那这半年內,他都不需要愁给厂里的销问题了。
      “行,小鸣,就按照你说的办!”梁建国当即就拍板道。
      连村长都答应了,其他村干部自然不会反对。
      毕竟这是赚钱的好事。
      “梁鸣,这一吨籽,要200块钱,我们前提要订购多少吨?”
      负责財务的那名村干部,冲梁鸣问道。